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长春8旬老人攒4万枚硬币重288斤 银行上门服务
        正文浏览次数:1357
  2015/4/22 9:43:34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河北老年网

银行工作人员帮老人清点硬币

河北老年网

6名银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硬币


      差不多每周,王维清老人都会背着20多斤的一角硬币,从14路公交车的起点坐到终点,然后再下车走一站地,来到中国工商银行长春人民广场支行营业部兑换400元左右的纸币。

    女儿开批发店,收到的硬币太多,生意又离不开人,兑换纸币的工作就落在他的头上。不过这一周,老人不用再长途跋涉了,银行6名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到他家上门服务,一下子就给他兑换了4510元的硬币,算下来,约有288斤。

    上门兑换4万多枚硬币

    老人今年79岁,他女儿的批发店位于绿园区14路公交车车库附近。19日8点50分,银行的工作人员赶到时,老人已经在路边迎接了。打完招呼,6名工作人员很快开始工作起来。

    这次,老人要兑换的硬币有4万多枚,为了减少银行工作人员的麻烦,上周兑换时,听说能上门服务,老人向银行要了打捆的专用纸,了解了打包方式,提前将硬币捆扎完毕,每五十个包成一小捆。

    硬币存储,完全是手工清点。

    工作人员将老人打好的小捆,每20小捆(100元)用绳子整齐地系在一起,成为一大捆。硬币太多,全部清点、捆完大约用了一个小时,一共45个大捆,4510元,45100枚一角硬币。

    得有多重?银行柜台员刘铁峰给算了一下:每枚一角硬币大约3.2克,每个大捆是1000枚,一共45捆,总重约288斤。

    太沉了,工作人员先是用纸兜装,担心不够结实,又用上了大纸壳箱,最后一共装了三大纸壳箱。

    按照银行规定,钱款要当面点清,当面兑换,为了稳妥,银行光明网点大堂经理王伟用手机银行现场转账。收到短信提醒后,看着硬币被银行工作人员拿走,王维清老人笑着连连点头,挨个向大家表达感谢,“这下不用一兜兜折腾去存钱了。”

    以后还会争取上门服务

    “我们一个月至少得收3000多块钱的一角硬币,以前都是我自己去……”老人说,过去他在这家银行兑换硬币得有4万多元了,和柜台员刘铁峰最熟,每次都是笑脸相迎,让他觉得服务挺好的。

    刘铁峰在残币兑换窗口工作,已经工作了几十年,业务精熟。他说,周五(4月17日),老人又背着一袋子硬币来了,清点中,他随口问老人家里还有多少,老人说咋也得有几千块钱吧,“哎呀,以前也没问,咋还有那么多,老人这么大年纪了,咋能帮帮他呢?”

    银行没有专门人员来清点这笔硬币,刘铁峰便跟支行团支部书记崔莹说了老人的情况。

    崔莹说,按规定,这样的情况不符合特殊服务,不过,考虑到老人年纪那么大,她和刘铁峰商量后,就组织团委成员徐欣、卜佰然、程璐、王伟,利用休息日到老人家上门服务,以后呢,如果老人家里积攒一定数额的硬币,他们还会争取上门服务。

    为啥每周背硬币去兑换?

    问王维清老人为啥每次要背20多斤的硬币舍近求远,他说,量大、数额少,清点又麻烦,面对他这种“特殊”储户,很多银行都婉拒了,“一般都是说人手不够,没时间清点。”

    老人曾经在家附近的银行存了三次,数量也非常大,有一次一万多元也给清点了,“后来就都拒绝了。”说到这,老人有点哭笑不得,不过他也理解,银行工作人员不多,这确实很费工夫。不过,他也是无可奈何,女儿开批发店,送货时,小卖店就把积攒的硬币给了她,“没办法,不能不收,毕竟是给人送货,不要人家就不要货了。”

    后来老人就开始了每周的长途跋涉,老人背着400元的一角硬币,家人骑摩托把他送到14路公交车车库站点,从起点一路坐到终点,下车再走上大约一站地,到中国工商银行长春人民广场支行营业部兑换,“虽然路远,但给换啊。”老人说。

    ■链接

    根据《银行法》和《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硬币或者零钞到银行存款,不应推诿。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