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老人自办家庭历史展 优秀家风代代相传
        正文浏览次数:2014
  2015/4/15 13:24:19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优秀的家风可以让人受益终生, 而把优秀的家风传承下去、传播出去,更会令全社会受益。83岁的哈尔滨老人朱俊峰,日前在位于清明四道街的家中开办“知往鉴今化育人”的展览,展览以其自身经历、子女成长为主,图文实物并茂,向社会传递着积极的家庭教育观。

       老一辈言传身教受益终生

       在展览的显要位置,有一张朱俊峰祖母的老照片。朱老告诉老年日报记者,祖母曾和他说:“终生不要赌,赌博吃大苦”,朱老的祖母常年赌博,到头来熬夜成疾,双目失明,临终前把自己的教训告诫子孙后代。除了祖母,母亲也为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母亲不识字,却给我留下了 《名贤集》《论语》《孟子》,三字经、百家姓她也背得特别熟。”朱俊峰说,因为家附近有一间私塾,母亲就常常去听课,回来再教给子女。“她大字不识,却视书为珍宝,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是母亲总领着我去买书。她从老辈人那里继承来的古书我也都仔细珍藏,对我日后热爱收藏多次办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严格家教让女儿成才

       朱俊峰说,母亲的言传身教,让他和老伴更加注重对女儿的教育,在他的展览里有不少为女儿写下的话。

       朱俊峰说,大女儿上学时遇上上山下乡,“女儿下乡一个月就哭着回了家,委屈地说:‘为啥同龄人可以在城里学习,而我要在乡下’”。听了大女儿的话,朱老心里不是滋味,但仍然让女儿努力奋斗,再苦再累也不能忘记学习。下乡结束后,大女儿回到哈尔滨工作,在食堂干一些粗活,有人跟她说让她在人事部门的妈妈给她换个轻松点的工作,朱老妻子劝女儿说:“妈妈不能这样做,家人外人都不能开绿灯。”最后,大女儿不负众望考上了大学,之后又考上了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现任纽约某大学副院长。其他的孩子也是坚持学习,特别要强。朱俊峰老人的二女儿是外资企业总经理,三女儿在银行工作。

       对第三代不忘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第三代的外孙和外孙女,朱俊峰和老伴也倾注了不少心血。孩子们从小在老两口身边长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十岁的外孙维克要前往美国学习生活,临行前朱老特意将外孙带到天安门前为他拍了一张照片,带他参观了中国历史博物馆,还给孩子带上一本厚厚的《中国成语大辞典》。朱俊峰说:“这是让孩子了解中华文明,并将祖国一直记在心中!”由于受家风家教影响颇深,外孙子成绩斐然,已经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现在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朱俊峰说,他和老伴这一辈子都将精力用在了培育后代身上,深深知道家风、家教对一个家庭的意义。现在朱俊峰老人的家风家教展览馆已成为哈尔滨市南岗区免费开放的展览馆之一,他欢迎更多的人到他那里参观学习,与他交流。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