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区为188个居家养老中心请“管家”
正文浏览次数:1329
“远郊地区的老人,也能享受到社会组织提供的专业居家养老服务。”日前,记者从江宁区民政局获悉,该区188家居家养老中心今年全部引入社会组织进行管理,为老人提供“管家式”的贴心服务。
去年底,江宁区首家居家养老服务专业社会组织——成山社区“银龄乐生活馆”投入运营。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淳化街道的“银龄乐生活馆”,看到有的老人在棋牌室打牌,有的在看电影,还有的在量血压、测血糖。
“周奶奶,您的血压有点高了,今后在饮食上可要多注意点。”一位工作人员耐心地说。老人叫周秀文,今年90岁。老人告诉记者,她老伴腿脚不方便,不能经常来生活馆活动,但只要身体不舒服,打个电话,生活馆就会提供上门服务。
“银龄乐生活馆”负责人郭莹莹介绍,生活馆由南京市金德松老年人服务中心负责运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日托、健康检测、配餐、手工创作、精神关爱等亲情化、专业化、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已有100多名老人享受服务。同时,还为农村“五保”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等“五类”老人开展自理能力评估,根据自理、半失能、失能3个评估结果,结合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政府买单的助洁、助急、助购、助学、助乐“五助”服务。
“江宁区里共有188家居家养老中心,今年区政府将投入300万元,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进行管理。我们会根据不同的社区实际,采用多种多样的合作方式,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江宁区老龄办副主任张广文说,截至目前,已有24家与主城区“金德松”、“心贴心”、“美特康”等专业性养老社会组织签订合作协议,15家与“晓庄”、“红叶”、“汇达”等社工服务社签约开展养老助老服务,并重点打造“银龄乐”、“祖堂山”、“明德”等9个标杆性居家养老、社工服务品牌。
“不用花钱进养老院,在家就能享受免费或低价的各种贴心养老服务,是江宁区居家养老建设发展的一个目标。”张广文说,专业组织相对来讲专业化水平要强得多,服务更贴心,更专业,尤其对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恢复康复方面,更周到也更专业。
“让更多居家养老场所运转起来”
经过数年的发展,江宁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建成1000多个,城市实现了全覆盖。但不少居家养老中心,目前仅是一个老人活动场所,养老服务等诸多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来,这种现象在广大偏远的农村社区更为严重。
南京市金德松老年人服务中心负责人陈金松说,远郊地区很多都是涉农社区,在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中,养老观念也没能及时转变。
“有的老人听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很多免费服务,就每天都来,但一听说有的项目要收费,哪怕再便宜也不来了。”陈金松介绍,像中心提供的助餐服务,“一荤两素一汤”只收5元钱,已没有利润可言,对困难老人还有补贴,但很多老人仍不“领情”。其他如助浴、助医、助洁等服务,推广起来更难了。
对此,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吴亦明认为,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模式,是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道路。像江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样,政府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调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做法就非常好。虽然还有不少老人养老观念一时难以改变,但毕竟进行了新模式的尝试。
市民政局分管居家养老的负责人也表示,远郊社区推行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短期内可能会碰到一些困境,但从长远来看,这块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南京远郊地区居住了近60万的老人,他们若能够接受专业的养老服务,不仅能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对江宁市养老水平的整体提升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建立购买服务、运营补贴等制度,使已建成的项目不仅能运转起来,而且越转越好。”这位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