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老人离家不离村 抱团养老享清福
        正文浏览次数:1578
  2015/2/9 13:43:13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老人曹庆信在幸福院练习书法

  “白天老人可在幸福院集体活动,活动室、棋盘室应有尽有,累了有床休息,饿了有人做饭,晚上回家有儿女陪。”目前,济阳县正推行这种居家养老方式,即通过在村居建设幸福院,让部分老人在本村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目前,该县已建成使用的有42处,在建的18处也将于今年底前投用。

   [寻路]全县9.95万老龄化人口空巢率达50%

   “全县9.95万老龄化人口中,空巢率已达50%,70岁以上的4.2万老年人中,农村老人占3.2万。生活无人照料,精神慰藉缺失成为农村老人面临的最大考验。”济阳县民政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2013年11月,为了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济阳县经过广泛深入调研论证,将目标锁定农村高龄独居、空巢、五保、优抚、特困老人,启动了“幸福院建设工程”,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休闲娱乐等综合、公益性的活动场所。

    “项目优先考虑当地经济条件较好、留守老人较多、照料需求大以及居住相对集中、有场所设施基础,当地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有积极性的建制村或自然村,充分利用各种闲置设施,整合资源,建设实用性强的农村幸福院。”

    济阳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幸福院建设工程”将优先保障子女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外迁、身边无人照顾的留守、独居老人和散居的五保老人入住,并逐步扩大到其他老年群体。

    [筑梦]要建60处幸福院已建42处

    据了解,济阳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42处,在建的有18处,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剩余在建的幸福院也将于2014年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济阳部分农村幸福院的投入使用,已使部分农村老人在本村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济阳街道办高楼村曹庆信老人,是村里幸福院的常客。1个多月的亲身体验,让这位老人对农村幸福院有了根本的认识。

    5日上午记者到达高楼村幸福院时,这位70岁的老人正在练习书法。“平时就喜欢书法,每逢农历春节家里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幸福院里有桌子、笔墨等练起字来更加方便。”曹庆信说,每天送完孙女上学,自己都要到村里的幸福院“耍耍”。

    据悉,高楼村有320户,1182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10余人,占总人口近18%。为解决这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精神文化生活空虚老人的养老问题,该村利用原稍门乡中心幼儿园搬迁,院落一直闲置这一有利资源,投资近20万元,建成了高楼村幸福院。

    幸福院占地四亩,共有房间18间,床位13张,配备了娱乐室、健身房、厨房、餐厅、宿舍等功能类房间,供电、供水、取暖、消防等基础设施齐全。目前,像曹庆信老人一样的常客,幸福院每天还有十余名。

    [追梦]兄弟姊妹聚在一起玩耍日子挺恣儿

    新市镇段家村是个有着160户,580人的村庄,村内60岁以上老年人有100余人。今年以来,该村总投资9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5500余平方米,包括活动广场和两层活动中心为主的农村幸福院。

    其中,活动中心一楼设有棋牌室、图书室、健身室、休息室、医疗室等;二楼设有远程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等。广场上安装了篮球架,该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幸福院还将配置各种体育健身器材。

    “幸福院建成以后,就成了我们老兄弟姊妹们常去的地儿,下象棋、玩扑克、做运动……日子过得越来越恣儿。相互照应起来也实在,大家伙儿都觉得自己不再是年轻孩子的累赘了。”采访中,段家村行幸福院院民李凤宝说。

    同样,崔寨镇孟家村是另一个已建成幸福院的村庄。“全村83户、294人。”该村幸福院采取以村民捐赠为主的资金筹措方式,本着“一切为了老人的晚年幸福”的建院理念,是该村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起来的。

   “听听小曲下下棋,啦啦家常打打牌,比在家里自由多了,没人嫌咱烦,多好。”孟家村幸福院院民崔连仲说,在幸福院里,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聊家常,有时聊得兴起,还可以炒上几个菜在这里喝上一杯。

    据悉,孟家村幸福院占地3亩,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总投资28万元,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于6月份竣工。在室内结构设计上,该院突出了方便老人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建筑人员全部义务出工,全村出义务工达700余个。

    [发展]农村幸福院让老人在家门口颐养天年

    “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颐养天年、安享‘寿’文化,是建设幸福院的初衷。”济阳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幸福院的建设是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之举,在有效整合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据介绍,农村幸福院本着“村级主办、政府扶持、群众参与、老人互助”的建设原则,迎合农村老人的居家养老习惯,让来住幸福院的老人达到“子女安心,老人开心,政府放心”。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大力建设发展农村幸福院是实现农村养老、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