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深圳)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在会展中心开幕,一个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基金会消费养老事业发展中心、中国人寿和相关企业推出的消费养老新模式,将平时我们在刷卡消费时积分,改变其经常兑换成一些可有可无的奖品,而是直接充进中国人寿的个人养老账户。据测算,累计消费10~30年,或许有数十万元的养老金积累。深圳市老领导李海东、李定等200多人出席。
基础养老只够温饱缺质量
“现在老年人消费观念都是能不花就不花,老人们都不希望给儿女们增加负担,甚至连扮靓的钱都要省,例如每个月理次发,不少老人都是街边8元、10元的剪剪刮刮。”曾任福田区委书记的谢百泉在大会上发言说,有打理自己形象的动力的老人会健康长寿,如果能未雨绸缪,老人们生活质量会有所提高。
消费积分可转换成养老金
积分宝消费养老平台表示将要进军深圳,其原理十分简单,就是将大家平时划卡消费的积分积攒起来,累计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所开设的账户,变成个人养老金。该平台负责人表示,这个项目已经覆盖全国45个地级市,平台有一万多个商家,会员达到60万人,深圳将是他们下一站重点攻克的城市。
对消费者来说,只要办理相关终端银行卡,在指定的定点商家消费,在享受购物优惠的同时,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养老积分”,这些积分再通过中国人寿保险变成个人养老金,如此循环消费将不断增值保值。平时银行卡消费积分,都是换购一些礼品或者机票、演唱会门票之类的,现在能换成养老金。
下一步网购积分也可纳入
这种被媒体戏称“买斤盐也能积攒养老金”的方式,其实也就是看中了日常消费这块大蛋糕。中国人庞大的消费额,如果按照“积分”测算,能达到以百亿元计规模。当然不是人人都会参加这个平台,只是给市民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新渠道负责人李阳在解说中表示,一方面保险公司和金融单位获得了资金和业务量,另一方面,加盟的商家也会获得业务增量,最后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不改变的情况下,不增加任何负担,只是靠日积月累存一笔补充养老的钱,达到一定的年龄可以一次性或者按月领取。
而平台负责人也表示,在重庆等城市的试点后,下一步除了多发展加盟商家外,也会在渠道上多下功夫,包括网购也可以积分的领域,让更多市民可以为养老未雨绸缪。
相关链接
消费养老是我国现阶段养老模式的新探索
王再文
一、养老模式和养老金资源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已经遭遇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危机,据12月27日的新闻报道,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16%,2020年达到2.43亿,占总人口18%。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养老资金来源比较单一,收入不稳定,以及个人社会保障帐户不充实等情况也比较严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养老安全的重大隐患。
目前,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资金来源也分别来自于家庭自筹、单位补助、政府补贴、社会资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的补充。
在家庭自筹资金是养老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单位养老资金将发生重大变化,政府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建设各类社会养老机构及其基础设施。各类商业兴养老保障资这一资金渠道的提供主要是来自于中上等收入群体。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如何在保证消费水平稳步提高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加养老资金来源呢?"消费养老"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二、"消费养老"理念基本内涵。
上海家帝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目前实践的"消费投资养老模式"是现有转换思路来探索家庭养老保障资金来源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它不仅表现了一个企业的发展理念和营销模式,也很有可能演化成为政府和社会以及其他企业将来都予以认可、都来支持、都将仿效的一条可持续发展模式。
"消费投资养老模式"的核心实际上是"消费者个人消费返利-转为资金养老投资-消费者获得投资增值红利-增加个人养老资金来源"这样一个链条模式,该模式有效将消费者的消费和养老投资结合起来,也就是将消费者的即期萧飞雨未来的养老保障问题挂钩来统筹考虑。
"消费养老模式"对消费者实际的好处是消费者在不增加新资金支出情况下,仅仅推迟兑现已经属于自己的消费返点就可能为自身未来养老提供一个新的资金来源。
对企业的利益体现得更多:一是有利于企业发展定单式生产和供货;二是可以使得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建立长期稳定可信贷经济关系的意愿,并且确保采取规范的方式方法处理有关经济纠纷和矛盾,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长期信用;三是有利于促进发展第三方物流配送、资金结算和支付、信息及法律咨询、保险理财等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
三、"消费养老"模式在实践创新中要合法合规。
"消费养老"模式具有创新性,值得充分肯定,由于该模式刚刚实践,迫切需要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问题。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多个方面:一是企业对专项资金管理的选择问题,消费者返利将由第三方投资保值增值,若干年后用于消费者养老,因此需要慎重选择专业化的金融机构来经营和管理这类专项资金。二是长期信用保障的问题。通过对消费返利再投资进而用于养老保障,时间周期比较长,企业必须要在制度上解决当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如何保障兑现返利,这对企业投资的长期盈利能力要求极高。因此,在企业对外提出给予长期固定回报率的问题上,必须强调合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三是个体企业在实践"消费养老模式"过程中的内部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等问题。严格遵循现有国家关于企业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避免在发展营销团队中落入类传销式的违规陷井中。
提倡养老新观念,消费养老做慈善
孙鸣改
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多年来积极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2009年,我们积极倡导“老年保障新概念,消费养老做慈善”观念,并探讨养老保障的模式,即“基于消费对养老保障体系有益补充的计划”的课题研究。目前,该课题已完成数据收集,进入模拟阶段,条件成熟后即造福社会。
这个消费养老做慈善的模式主要是指将自然人凭日常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支付,从服务与销售方的收益和获利中得到的约定比例的返点存入含有固定的账号卡内。这些返点的积累在60岁之前只进不出,积累到一定数额后,即自动按约定比例向社会捐赠,用于有关涉老部门解决当下养老问题时的支出。剩余部分存入增长池,按三年定期自动循环(随存款利率)或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约定理财增值。60岁以后,可进可出,还可以使用此账户积累与增值的积蓄补贴养老,终生不得支出现金,只许刷卡支付养老服务和必需的生活用品的购买。这样做,既可提升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也是对现有养老支付方式的有益保障和重要补充。
当然,这一模式需要政府主导,有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保障其通过消费达到既做慈善,又能补贴养老的目的。事关人人,人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