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 政策法律
警惕 这种诈骗手法近来高发
        正文浏览次数:490
  2023/8/7 10:23:13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近日,家住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的肖女士接到的一通“客服电话”引起了她的重视,对方告知其在网上购买了百万额度的保险,下个月开始每月要扣除上千元。肖女士一查,微信上果然有个“百万保障”,平时最害怕各种莫名其妙被扣费的她,赶紧按照对方的指示开始操作“取消”。就在这时,一个劝阻指令也传达到了九龙坡警方。

    7月15日晚间,杨家坪派出所接到区反诈骗中心推送的高危预警:肖女士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并安装了可疑软件。

    杨家坪派出所“反诈先锋”预警工作队员刘邦荣接到预警后,立即与肖女士联系:“你好,这里是九龙坡区反诈骗中心,你是否接到192××××××××的电话?是否输入银行卡号及密码?小心,这是骗子设下的骗局,请赶紧挂失你的银行卡!”电话那边,肖女士对于电话那头所谓的“客服”深信不疑,已经下载了网络会议软件完成了注册,而这个软件具有屏幕共享功能,在很多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都被骗子用来实施诈骗。刘邦荣一边对肖女士开展反诈宣传,一边通知民警上门劝阻。一开始还质疑反诈工作人员身份和意图的肖女士,在锲而不舍地劝说和真实案例分析下终于停手,并在上门劝阻民警到达前对银行卡电话挂失。

    “太感谢警察同志了,要不是你们及时提醒,我卡里的十多万存款就保不住了!”肖女士激动地对到场民警说。

    九龙坡区反诈骗中心在工作中发现,近期,该区以取消微信“百万保障”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有多发趋势,肖女士经过警方及时劝阻避免了损失,石坪桥的郑女士和九龙街道的冯女士就没这么幸运了,损失均超过10万元。反诈民警分析,此类诈骗手法是骗子冒充客服,谎称受害人在网上购买了百万额度的保险,下个月开始每月要扣除800至2000元,进而诱骗受害人操作“取消”,然后通过转账实施诈骗。

    办案民警表示,诈骗分子通常会通过4个步骤实施诈骗:

    第一步,致电用户,谎称自己是“银行工作人员”,声称微信支付“百万保障”现已到期,需要续保。

    第二步,指导用户查看自己微信支付内的“百万保障”,以用户查到的微信页面为依据,说服用户相信不法分子自称的“银行工作人员”身份以及接下来的骗术。

    第三步,告知用户微信支付“百万保障”不再免费赠送,如果不及时取消,就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保险费,如果不按期缴费,就会影响征信。

    第四步,向用户提供收款账号,要求用户将钱打到该账号作为“保证金”,承诺打款后就能取消“百万保障”的“保单”,并称操作完成后,“保证金”会自动退回至原付款账户。

    用户如果按上述步骤完成操作,“保证金”自然要不回来,骗子也肯定联系不上。

    为此九龙坡警方提醒,所谓“客服人员”来电说到“百万保障”扣费的,一定是诈骗。“百万保障”其实是微信支付的一项服务内容,完全免费,默认开通,每年的累计赔付金额最高100万元,不需要进行取消操作。该服务保障不会“到期”或者“过期”,不会要求“缴费续保”,更不会影响征信。

    据《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hbln1)

相关信息
  • 重复投保,可以得到多倍赔偿吗?
  • 2023/5/17 10:02:37
  • 亲人过世后存款怎么取
  • 2023/5/16 10:06:31
  • 托付余生的另一种可能
  • 2023/5/15 10:11:50
  • 单方出售夫妻共同房产 这样判
  • 2023/5/15 10:08:07
  • “免费财商课”套住老年人
  • 2023/5/12 10:38:27
  •  热点文章导读 
    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年内将出 资金配置
    老年人商业保险又贵又少 已成保障盲区
    家用理疗仪用上超声波?骗人!
    老人家办养老保险不方便怎么办
    石家庄一老人盲目投资用7万养老钱买3
    老人的悲凉
    保健品“坑老”:“四大套路”设置“亲
    养老产品高额回报未兑现
    老人立遗嘱是否需要见证人
    放弃继承权就能不赡养老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
    石家庄:养老机构医务室要配备医师护士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条例或5月起实施明确
    车票里含不含保险(健康维权)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