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只需要9.9元,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近两年,这一听起来极具诱惑力的话语,正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对金融小白群体进行围猎,而首当其冲的或许是老年人。
不少老年人在消费投诉平台上反映,多家互联网财商教育品牌,利用各种虚假名头,固定洗脑话术和虚假承诺,诱导老年学员购买2998元至6998元不等的理财课。
安徽宿州市民赵先生说,他已过六旬的父亲最近迷上了财商课程,已花去9000多元听课。赵先生表示,这种套路在网上太多了。他多次替父亲和相关财商机构进行交涉,对方表态恶劣,且表示他们提供了服务,要想全额退款是不可能的。
财商课的运营模式基本相似。小白课一般由两名老师,班主任负责添加每位学员的微信,维护社群运营,另一位直播老师负责在直播间讲课。小白课一般到了第四天,负责直播的老师就开始推销进阶课程。财商课的目标大多是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农村的老年群体。
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发现,有关财商课的投诉已达七千多条。这些所谓的财商课堂,目标对准中老年人、月光族等群体,以“免费理财课”为诱饵,从各个平台吸引受众,用微信群聊运营用户社群,通过固定的话术、套路,诱导受众购买高价课程。而那些所谓的讲师,很多并没有金融专业背景知识,而是通过固定话术向客户推销课程。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这些财商机构抓住了老年人手里有退休金,又想赚钱的心理。
陈音江表示,实际上这种带有投资性的理财,肯定是会存在一定风险的,老年人本身有一定的养老积蓄,也有投资理财的需求。如果有一些培训机构,宣传说能教你怎么去理财,甚至能帮你怎么样增加盈利,对老年人来说确实是具有一定诱惑力的。
陈音江提到,一些财商课经营者介绍的盈利情况与实际不符,经营者用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针对金融培训机构,目前相关部门并无这方面的资质准入门槛,容易滋生行业乱象。
陈音江说:“这种培训机构,并没有把真实的风险告知老年人。不能够通过数字,或者说不能够通过一些对比的方式来宣传培训效果,尤其像金融性的培训。更不能说通过培训,就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投资理财高收益的效果。”
陈音江分析认为,对这类金融类培训机构,目前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在数字经济时代,老年人的消费认知和维权困境,应该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