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 政策法律
教您远离非法集资
        正文浏览次数:365
  2021/7/13 9:51:14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近几年,不法分子时刻紧盯金融知识缺乏、时间较为充裕的老年人,以情感需求、高息回报等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诈骗公众钱财。近期,以房养老的非法集资更是频发。律师认为,在骗局前期,受骗者都是利益共同体,虽然各地制定了举报奖励办法,但举报的人并不多,而一旦骗局被揭开,当事人又追悔莫及。

  营业执照并非经营合法保证

  为了让老年朋友远离非法集资,律师建议,需要有一双能识别骗局的“慧眼”,从一开始就避免陷入。很多老年朋友习惯用营业执照来判断某家公司的合法经营范围及资金实力。营业执照只是企业成立的登记文书,不表示该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审查结论;注册资本一般为认缴金额,不表示该企业的资信状况。

  老年朋友切不可仅凭一份营业执照,就完全信赖对方,而应该向政府部门多方打听、求证,降低投资受骗的风险。

  防范合同风险 需找专家咨询

  有一些骗子宣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收益相对“合理”,虽然低于市面上其他公司的产品,但高于银行的理财收益,是谨慎投资者的最佳选择。这也是最容易迷惑投资者、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的手段。现在,很多投资者防范意识提高了,认为超高收益不靠谱,选收益低点的产品,安全性应该大很多,甚至有投资者认为8%到15%的年收益是相对“合理”的。事实上,年化收益率高低不是判断投资项目安全与否的标准,年化收益率低并不一定合法。同时,如果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就更要提高警惕,谨慎投资。

  此外,有些金融合同乍看之下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些人不慎签下合同,等到受骗才恍然大悟。对此,律师支招,识别与防范金融风险,首先要认真阅读、充分理解金融产品合同的内容。对于交易结构复杂、金融与法律术语生涩的合同,建议向金融专业律师咨询,以防误解导致上当。

  选择养老机构 做到“三看三不要”

  针对近年来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频发的情况,骗子往往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公寓”或保健产品等名义吸收资金。如何防范呢?律师建议,选择养老机构,要做到“三看三不要”。

  三看:一看是否进行依法登记。入住时应看养老机构是否有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书,是否有民政部门颁发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或者养老机构备案证,未依法登记的养老机构,不得提供养老服务,不得提前向老年人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收住老年人。二看管理是否规范。入住时应实地走访查看养老机构现场,详细了解院务管理服务,按规定签订养老服务协议。三看收费是否合理。养老机构所有收费必须张榜公示;养老机构床位费、护理费原则上按月度收取,一次性收取费用期限最高不得超过一年;伙食费、代办服务费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消费情况,据实结算。

  三不要:一、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二、不要盲目相信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三、不要被高额返利诱惑盲目投钱。

  (责任编辑:hbln1)

相关信息
  • 警惕 这种诈骗手法近来高发
  • 2023/8/7 10:23:13
  • 重复投保,可以得到多倍赔偿吗?
  • 2023/5/17 10:02:37
  • 亲人过世后存款怎么取
  • 2023/5/16 10:06:31
  • 托付余生的另一种可能
  • 2023/5/15 10:11:50
  • 单方出售夫妻共同房产 这样判
  • 2023/5/15 10:08:07
  •  热点文章导读 
    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年内将出 资金配置
    老年人商业保险又贵又少 已成保障盲区
    家用理疗仪用上超声波?骗人!
    老人家办养老保险不方便怎么办
    石家庄一老人盲目投资用7万养老钱买3
    老人的悲凉
    保健品“坑老”:“四大套路”设置“亲
    养老产品高额回报未兑现
    老人立遗嘱是否需要见证人
    放弃继承权就能不赡养老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
    石家庄:养老机构医务室要配备医师护士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条例或5月起实施明确
    车票里含不含保险(健康维权)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