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父母担心就是孝”
正文浏览次数:3876
孝道是“中国式养老”的文化基因。湖北工程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平与大学生一起,对全国25省共3300余位老人开展了“老年人心中的当代孝道”的问卷访谈,调查发现,传统孝道在传承,新的孝道方式在萌芽。
孝道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新时代的老人最认可哪些行孝方式?记者也在读者中开展了调查采访。
“不让父母担心”是基础
随着社会发展,孝道有了新变化。调查显示,78.0%的受访老人认为“儿女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让父母担忧”就是孝。记者采访的数十位读者对此都表示认可。
湖南长沙61岁的李劭军说,“子女工作不顺,家庭不和,我们肯定会焦虑”。李劭军说,儿子辞职后在家啃老,最近还和媳妇闹着要离婚,“教育他也听不进去,我因此每晚都睡不着觉”。
“子女少给父母添麻烦,就是行孝。”四川成都72岁的杨毓萍(化名)说,儿子是一家公司负责人,常送些高档礼品给她,邻里都夸她儿子孝顺。可外人不知道的是,儿子因打架进医院,她要赶去深圳照顾;儿子拖欠工资被人找上门,她拿出积蓄帮着解困,“我不需要那些燕窝人参,只要他工作顺利,为人正派,就是孝顺我”。
“在家安度晚年”最被看重
调查显示,老人最认可的孝道行为是“伺亲”,如常回家,常陪伴左右,占78.9%。“在家中安度晚年”成为老人心中最看重的孝道行为。王平说,很多老人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归宿是家庭,是“天伦之乐”。
记者变换角度以“子女送您去养老院,您能接受吗”的问题,在210位老年微信朋友中开展调查,近7成人选择“不能接受”,有人直接回应称,“这是不孝”。
“如果不是怕麻烦子女,很多人不会去住养老院。”山东省青州市78岁的张长安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老伴从2010年起便瘫痪在床,他自己也腿脚不便,于是主动提出去住福利院,遭到子女严厉批评。从那后,3个子女轮流来家中照顾。2016年老伴去世后,张长安瞒着子女偷偷去福利院住了几天。结果被子女痛骂一顿后接回家。张长安挨了骂心里却偷着乐,“家里有热饭吃,晚辈每天陪着聊天,很知足”。
云南昆明一养老院负责人段英娟(化名)说,日常摸底可发现,超6成老人在入住一段时间后,仍想着子女能接自己回家。
暖心尽孝:支持父母再婚
此次调查的老人中,独身者1407人,占比44.7%。调查表明,在“儿女支持独身老人再婚是不是孝”的问题上,65.1%的老人选择肯定回答,支持独身老人再婚,成为老人心中最暖心的孝道行为。
“希望子女能多关心我们的情感需求。”广东东莞65岁的王安全说,自己在与前妻离异3年后,与如今的老伴走到一起,刚开始遭到两个儿子强烈反对,双方几乎断了联系。后来,大孙子出生,王安全主动去帮着带孙,老伴也帮着打下手。为方便照看,王安全还把房子换到和儿子同一个小区,儿子看到王安全过得开心,这才慢慢理解了他。后来,儿子还帮王安全补办了婚礼。
湖南长沙62岁的龙建华也深有感触。光是说服女儿接受他再婚相亲,就花了两年时间。“每次只要能坐到一块吃饭,我就给她做思想工作。”有一天,女儿告诉他:“爸爸,你去找吧,找个你喜欢的!”龙建华听了这句话,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本报记者陈坤 王宇)
地方新政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养老
河南省许昌市近日出台新政,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因病住院时,每年最高可获得6000元的扶助资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俞金尧建议制定专门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政策,比如规定全国统一的独生子女老年父母的养老补助,比如适当提高独生子女父母的退休金。目前,部分地区已开始实践。
许昌:独生子女父母住院可享补助
许昌市政府透露,许昌市在全省率先实施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制度,当地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因病住院时,每年最高可获得6000元的扶助资金;女方在49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伤残独生子女父母因病住院时,每年最高可获得9000元的扶助资金。作为许昌市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此举将为全市4万余名相关人员及家庭带来福祉,成为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的重要补充。
从具体操作方式来说,许昌市采取政府购买商业保险的形式,由商业保险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扶助对象发放住院护理扶助资金,商业保险的购买由市级统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期间,由商业保险机构给予每天100元的扶助资金,一年累计不超过60天;女方在49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伤残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期间,由商业保险机构给予每天150元的扶助资金,一年累计不超过60天。
贵州:独生子女父母加发退休金
适当提高独生子女父母的退休金,也有一些地方进行了探索。
今年4月,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修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依据修改内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职工退休后将加发补贴。
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的修改内容明确,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职工按照规定退休的,按本人退休当月基本工资的5%加发退休补贴,但加发后的计发比例不得超过100%,退休补贴可以一次性发放,企业职工按照规定退休的,按退休时基本养老金的5%加发养老金,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海南则在十年前就出台了《关于独生子女父母或无子女人员退休时加发的退休费或基本养老金发放办法》,规定独生子女父母每月加发5%的退休费或基本养老金,独生子女死亡或无子女的人员每月加发10%的退休费或基本养老金。
常州:一次性奖励金改由政府发放
在一些地方出台专门政策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同时,有些地方则连国家法定的奖励政策——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养老补助也无法落实。山东济南很多企业退休职工反映,退休后应当一次性领取的这笔钱遭遇了申领难。“独生子女父母为企业职工的,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照设区的市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0%发给一次性养老补助。目前法律规定这笔钱由企业承担,但一些私营企业根本无力支付。”济南一家企业负责人认为,职工响应国家生育政策符合公共利益,这笔钱能否由政府的公共财政负担起来?
这一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政策2002年9月28日开始实施后,很多破产和改制企业无法向退休职工支付一次性养老补助。企业职工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受到影响。为此,江苏省常州市出台政策,从2018年1月1日起,一次性奖励金将不再由企业承担,改为政府发放(省部属企业除外),有效地维护企业退休独生子女父母的合法权益。(摘编自《河南日报》《贵州日报》《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