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年54岁的陈老师从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这大山里教书,至今已有33年。
沿着云阳县人和街道龙水村蜿蜒崎岖的山路,驱车近一个小时,进入绵延的四十八槽山脉,群山掩映的杋香小学就在这里。由于深处大山,交通闭塞,这里几乎与世隔绝,陈加兰是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
杋香小学其实是一栋废弃的村办公室,后面堆放着村里废弃物,还有一个厨房宿舍混用的大通间。房子背面有个从前村里开会的小坝子,课间孩子们就在这里玩耍。后山的泥沙每逢大雨就倾泻而下,陈老师就一铲一铲地清除干净。
这学期学校只有6名学生,最大的不过六岁。由于山高路远,这些孩子无法到村里的完小读书。陈老师说,尽管学生很少,学校也必须存在,以满足适龄儿童的上学需要。学生基本都是留守儿童,有的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大部分只能在学校吃午饭。为了让娃娃们长好身体,陈老师习惯以校为家,每天为孩子们做饭,还尽量保证每顿都有荤菜。为了使孩子们正常入学读书,她每月都要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部分给孩子们买笔和作业本。
陈老师每天除了教授孩子们拼音、习字、算术、音乐等科目,晚上还要备课、批改作业。
30多年来,陈老师教过的学生近千人,村里有的甚至三代人都是她的学生。因为教学成就显著,陈老师获得“云阳县师德标兵”、“云阳县百名优秀女性”等多项表彰。她本来有很多机会调离山里的,但每次孩子们听说陈老师要走,见到陌生人来到学校,孩子们就默默地站在墙角,眼里含着泪水,格外不舍。
陈老师虽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但陈老师说:“不过只要孩子们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