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教
七旬退休老教师张寿华助学17年
        正文浏览次数:710
  2014/12/10 23:34:3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退休教师张寿华,从1975年起在原苏州医学院任教,直到1998年退休。对学生们来说,张寿华在课堂之外教给他们的也许更多。

 

  1996年起,张寿华发起“一帮一”助学计划,风雨兼程,不辞劳苦地为贫困大学生拉赞助。至今已助学17年,共帮助422名贫困学生,总金额累计高达400余万元。17年来,张寿华曾多次被授予各类荣耀,但无私付出后,自己的生活却因老伴的患病而陷入窘境。

 

  “2006年8月,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和2000元来到苏州大学报到。但能否念完大学,对我来说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太穷了。报到当天,我就告诉我的班主任,我没有学费,身上只有2000块钱。于是,班主任说,或许有位退休老教师可以帮到我,这位退休老教师就是张寿华老师……”这段文字选自一名苏大毕业生“兰色忧郁”的博客。

 

  写这篇博客时,“兰色忧郁”已经在张寿华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学业。她曾多次和受助的同学一起去看望张寿华。在他们记忆中,张寿华和妻子生活非常简朴,“一张老式的木桌,几张凳子,床还是学生宿舍里那样的床……”

 

  张寿华老师是一个睿智的老人,他记得所有救助学生的名字;他还是个倔强的老人,他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社会关系为自己办一点私事,除了为贫困学生们拉赞助。

 

  据了解,张寿华生于丹徒农村。1961年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毕业,是一名核能专家,当年跟着钱三强参与了我国的“两弹”研发试爆工作。后来张寿华回到苏州,任教于原苏州医学院。1998年退休时,早已桃李满天下。但是,他始终觉得,自己还可以为学生们做更多的事情。于是,1996年11月起,他发起“一帮一”助学计划。他风雨兼程,不辞劳苦地为贫困大学生拉赞助,让贫困生有了新的亮光、新的希望。助学17年来,他共帮扶422名贫困生完成学业。

 

  在76岁的张寿华心中有一本账,自己每月退休工资3300元,妻子退休工资每月1500元,小他6岁的妻子一直有糖尿病,每月4800元的收入不仅要维持日常生活开销、妻子的治疗,还要尽可能地留出点来资助贫困生。

 

  前段时间,老伴在白内障视线不明的情况下,剪破了自己一根右脚趾。事后,老伴一直瞒着,直到疼痛难忍才说了出来。张寿华脱下老伴的鞋子才发现,一个脚趾已经坏死。经医生诊断,必须尽快切除坏死的脚趾,否则后果严重,但是数万元的手术费用张寿华实在拿不出来,现在妻子每月医疗费用在3600元。想到这笔巨额费用,老人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幸好医院骨科有一名他的学生,在了解到老师的情况后,学生号召同学们一起为老师献爱心。于是在9月初,老伴完成切除手术。

 

  今年还有25名贫困学生需要张寿华的帮助,这几天他一边忙着照顾老伴,一边还要整理受助学生的信息,然后去寻找资助人。为了让资助人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自己,张寿华将手机随身携带,并把铃声调到最大。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叹为观止
  • 2015/11/5 13:57:59
  • 七旬老人欲自驾游 花三个月考得驾照
  • 2015/8/4 15:04:38
  • 石家庄七旬老人在小区内堆起4米高“废品山”遭邻居抱怨
  • 2015/6/18 9:31:13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