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侯祯福和他的木纹画艺术
赵秋景
人各有所好,尤其是离退休的老年人,离开繁忙的工作岗位后,总想找点自己在职时想干而又没有时间干的事,从中寻找乐趣,丰富晚年生活。顺平县78岁的退休老人侯祯福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教学岗位退休后,就迷上了学习研究、制作木纹画这门艺术。
一块木板、一根锯断的木头、一个扔掉的木头墩子,在他看来都是宝贝,精心收集起来,反反复复地仔细观察,再经过他的精心设计、制作、装饰,就会形成一个木纹画艺术品,供人欣赏。一天,他锯开一块木板,仔细观察木板上的木纹,形似一只老鼠:有嘴、眼睛、耳朵、爪子等。他认为很有制作价值,用刨子锯平木板后,木纹显得更清晰,色泽浅黄更美观,再经过消毒,反复打磨光滑,又在鼠的附近增加了一个半身侧面人像,这画就奇中加奇了。他在制作过程中,锯呀锯呀,累得腰酸臂痛时,一看到这木纹画,疲劳就消失了。他正陶醉在欣赏这画面时,忽听:“太爷,这鼠缺尾巴!”听到重孙子说后,他说:“你看这鼠坐在地上,屁股压住了尾巴。”爷孙俩会意地笑起来。这种乐趣是非行内人所难以体会到的。
侯祯福老人在制作木纹画过程中,不仅增加了乐趣,而且做到了精益求精,把着力点放在了提高木纹画艺水平和欣赏水平上。最近他制作的《盗仙草》木纹画作品就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他发现一个锯下扔掉的大树墩后,细心观察,感到上边的木纹形象似“仙女”,其身高22厘米,腰宽3厘米,生有“长袖”,酷似翩翩起舞。更奇妙的是她腰中长有个圆圆节疤,恰似“仙女”戴着玉佩。“仙女”右下方褐色飘带正舞动,左上方有薄云遮月。她头部周围纹理似祥云缭绕。这“仙女”还背着个带环纹的大“灵芝”,高26厘米,宽30厘米。褐色的灵芝衬托得画面层次分明,更呈现出这“仙女”天生素雅的丽质,娇美而灵性博大的神态。他如获至宝,高兴地起名“嫦娥奔月”,反复欣赏、玩味这大自然的神功妙笔画。玩味月余,他发现这名不妥。一是嫦娥是穿彩衣奔月。而这“仙女”着素雅服饰;二是嫦娥从不背灵芝奔月。因此又改名为“灵芝女飞天”。又考虑月余,觉得此名还欠妥,因仍未揭示出画的丰富内涵。他想啊想,忽然想起《白蛇传》中白娘子,为救官人许仙不惜冒生命危险,盗回灵芝仙草……。故又命名为《盗仙草》。在这三改其名的过程中,使侯祯福体会到这画常看常新,《盗仙草》这名之妙就在它借典故之“弦”,奏心头之“音”。因此这名丰富了画的内涵和审美情趣。他琢磨好以后,从疤、节、根蔸处下锯, 锯齿只轻轻吻图而过,防止锯齿把图像咬烂。他在小心翼翼的制作过程中,还作了四句小诗:“白蛇成仙孕根中,慧眼轻吻呈美形;妙手开采金玉板,笨锯牙咬画碎空。”从而使这木纹画“稀为贵”,有了较高的投资收藏价值,去年他制作的《盗仙草》木纹画有人出资万元想买走,他也没有舍得出手。
在此以前,他曾制作出了《翠鸟》、《狼图腾》、《普贤吉祥(依象)》等27幅木纹画。18年来,他不仅制作出了许多栩栩如生、造形优美的木纹画艺术作品,而且还总结出了木纹画制作的方法和理论,曾先后在《农村实用科技》、《农家女》和《河北文化》等报刊上发表了论文,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他在木纹画制作上也小有名气。
保定市老年协会《夕阳周讯》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