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老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老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和基本要求,对于顺利完成国家“十一五”规划,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00年第一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在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了一系列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批准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老龄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为新世纪的老龄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并较好地得到落实。五年来,我国老龄工作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策,充分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开创了老龄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过去五年,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截至2005年9月,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达到1.7亿人,实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无当期拖欠。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亿,基金收支基本平衡。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实行社会化管理的人数达到3534万。已有2195万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坚持家庭养老为主,实行家庭赡养、土地保障和社区扶持相结合,“五保”供养、社会救助、老年人优待政策得到较好落实,300多万“五保”老人得到照顾。近年来,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积极探索和实施了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全国已有1887个县(市)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有5387万农民参保,200多万农民领取养老金。1400多个县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受益人口达到500多万。我国城乡广大老年人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老龄工作的法制建设步伐加快,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以《宪法》为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为主体,涵盖老年社会保障、“五保”、供养、社会救助、老年人优待、老年福利与服务、老年文化与卫生、养老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内容的老龄法规政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为发展老龄事业,维护老均每年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2万多件,代理诉讼和非诉讼法律服务40多万件,调解涉老纠纷40多万件。近年来,各地进一步加强了老年法的社会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弘扬敬老传统美德,持续开展以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的社会教育活动、创建敬老模范村(居)活动、评比表彰敬老好儿女活动,树立了一大批敬老先进典型,有力地促进了代际和谐、邻里和谐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侵犯老年人权益的行为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有力打击,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较好保护。
各地坚持把老龄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放在基层,在加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培育和发展老年服务中介组织和老年群众组织、建立各类为老志愿者服务队伍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的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和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基层老龄工作的整体发展。五年来,相关部委陆续出台的为老服务政策、措施和办法达10多个,较好地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星光计划”的实施,使城市社区新增老年活动场所3.2万个。目前,全国老年福利机构达到3.8万多个,城乡老年文体活动设施数(老年活动中心、活动站、活动室)达到67万多个,养老床位138万张,老年医疗保健机构(老年医院、老年康复医院、老年临终关怀医院)2万多个,家庭病床数31万多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老年活动场所短缺和老年人养老医疗机构紧张的状况。“光明行动”的开展,使中西部地区部分患有白内障疾病的老年人重见光明。“雪炭工程”和“全国亿万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老年人的健身运动。“金晖行动”志愿者队伍发展到10多万个、100多万人参加,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方面的照料服务。
各地、各部门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化生活,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科学、文明、健康、有益的老年群众性文体活动。连续举办的全国老年文艺汇演、“重阳节”大型文艺演出、中国老年合唱节、中华不老城等大型文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基层老年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面向广大老年人开辟了丰富多彩的栏目。全国各类老年大学(学校)达到2.6万多所,在校学员230多万人。老年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在若干重点高校开设了老年学专业。老年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提高了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改变着老年人的传统观念。
全国组织开展的老年知识分子援助西部大开发“银龄行动”,在两年试点中共有500名老年知识分子踊跃参加,为受援地群众治病6.7万人,培训医务骨干和中小学教师3.8万人。与此相呼应的是有更多城乡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和公益活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愿望。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国际老龄事务、国际老龄科研学术交流活动以及与友好国家的老龄专业交流活动,先后加入了6个国际老龄组织,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老龄组织建立了业务联系,组织参加了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成功承办了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亚太地区后续行动会议,以及一系列国际性和地区性老龄会议,实施了联合国及欧盟援助我国的老龄科学研究和扶贫助老国际合作项目。我国老龄工作的成功开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为推动世界老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