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5年,陈钧宝从献县人大常委会副 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与太极结下了不解之缘,被献县老年大学聘为顾问兼太极队总指挥。
打铁先得本身硬 苦学苦练太极功
陈钧宝原来睡眠不好,经常失眠,吃饭也不香,经过一段打太极拳,睡眠好了吃饭也香了,这就更让他爱上了太极拳。1999年,他找到本县曾在全国太极拳比赛中获奖的刘宝伦,并聘他为献县老年大学太极队教练。陈钧宝为了尽快学会学好太极技艺,除跟着刘宝伦学习外,自己又买了太极光盘和太极拳图谱书,刻苦学习。他每天早晨4点钟起来,打开电视机看太极光盘,反反复复的苦练。有时睡梦中也练太极拳。有一次他在梦中练太极拳,一出手,竟把老伴推醒了。有时吃着饭想起一个动作来,把饭碗放下就伸胳臂、撂腿比划起来,引得老伴发笑。平时,三句话不离太极。经过天天学、日日练,终于修成正果,并且成了献县老年大学太极队的义务教练。
学太极百学不厌 教太极诲人不倦
太极功夫学问很深、花样繁多,什么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扇等,都是太极功夫。陈钧宝为了全面学会太极功夫,到处拜师学艺,勤学苦练。通过数年的努力,终于熟练地掌握了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扇四套功夫。他掌握了太极功夫的要领以后,就手把手的向太极队学员们传授。每天早晨到广场练习,他总是比学员先到,一招一式的耐心传授。太极队队长周长海说:“老陈学太极功夫是百学不厌,教太极功夫是诲人不倦。”
筹措活动经费 发展太极队伍
县老年大学缺少办学经费,有些活动受到限制。陈钧宝挺身而出,他说:“没经费不要紧,我到县直有关单位去化缘。”经过东奔西走找机关,颠前跑后串单位,到处求援资助,陈钧宝筹集了2万多元,自己还拿出5千元。有了活动经费之后,太极队得到迅猛发展,由原来三、五十人,猛增到260多人。为了统一购买服装、剑、刀、扇等用品,采取了自己拿一半,太极队补助一半的方法。这样就解决了服装和剑、刀、扇等用品。
献县老年大学太极队是2002年组建起来的,十年来,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太极拳、剑、刀、扇表演比赛,先后六次荣获集体奖,107人次荣获个人奖。每次参加省、市两级举办的表演比赛,都是满载荣誉而归。文/张熙凤 牛为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