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2008年元旦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天津市养老院看望老年人,胡锦涛指出:“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给予老年人更多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让所有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的晚年”。总书记心系天下老年人,高度重视老龄事业,特发表一篇评论文章。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07年岁末,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天津市养老院,看望了老年人,向全社会发出了“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的号召,天下老年人沐浴了2008年早春的温暖。总书记热情洋溢的讲话表明了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大国政府应对老龄社会严峻挑战的决心。
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深刻地指出:对人口老龄化“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全国上下都要有充分认识,积极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在2004年春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北怀来县敬老服务中心时提出:“中华民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我们希望全社会都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进一步来完善、做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老龄工作”,并对“老有所养”等涉及老年人切身利益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制度安排。在2008年即将来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再一次来到老年人中间,他饱含深情地指出:“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给予老年人更多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让所有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的晚年”。总书记时刻挂念着天下老年人,这充分体现出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向全世界再一次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人口大国。
人口老龄化是世纪性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更是全球最严峻的国家。目前,中国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5亿以上,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是“未富先老”的国家,在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这是任何发达国家没有遇到的,也是其他发展中大国前所未有的严峻课题。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等重要精神,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和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制定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中长远发展战略,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健全和完善老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老龄事业投入及其增长机制,切实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在全社大力弘扬“尊敬老年人,关爱老年人,帮助老年人”的优良传统,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发展老龄事业,走出一条发展中大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之路,使老年人和其他群体在2020年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中国平稳度过人口老龄化高峰奠定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全方位的基础。
中国的老龄事业是世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在历届大会中都将老龄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铭记21世纪的社会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挑战”,要求各国建立“国家级协调机构”,促进老龄工作纳入主流发展计划。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老龄问题,建立了高规格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加强老龄工作的重大政策和措施,老龄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的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解决好如此庞大的老年人问题,必将对世界人类进步事业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2007年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25周年,也是老龄事业发展历史上值得铭记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总书记在涉及老年人切身利益问题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在岁末又提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的号召,这是天下老年人的福音,也是老龄事业的春天,也是中国政府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庄严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的老龄事业将有一个大发展,中国在应对全球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上将会对人类作出新的贡献。(党俊武:经济学博士,全国老龄办联络部副主任)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