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老龄工作上半年实现“五个突破”
正文浏览次数:796
2014/12/10 23:19:57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2013年上半年,市老龄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上级老龄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服务老年人为宗旨,努力为老年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老龄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一是,创新老龄政策落实责任制度,推动老年优待实现新的突破。《烟台市优待老年人规定》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政府兴办或支持的旅游景点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收门票费”等规定在以往的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内容还被市政府确定为“2013年为民服务实事”。为使这些政策落实到位,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对省市优待老年人规定的主要任务进行责任分工的通知》,明确了各责任部门和责任单位,强化了各部门各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和自律意识。为方便老年人换发老年人优待证,对各县市区老龄办换证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增加办证窗口人员和设备。到6月底,全市共完成老年人优待证更换168700个,占应换证总数的90%以上。另外,14个县市区当中,有11个落实了“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制度,其中龙口市、开发区、高新区发放高龄津贴的年龄降至70岁以上。
二是,创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动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实现新的突破。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工作,形成了具有一定针对性、指导性、理论性和前瞻性的题为《烟台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发展趋势》的调研报告,推动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今年6月,烟台养老模式亮相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在《中国老年报》社主办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论坛暨烟台‘磁山温泉小镇·颐生苑养老模式’发布会”上,山东金河集团投资2.5亿元在烟台开发区打造的“磁山温泉小镇·颐生苑养老模式”成为了最大亮点,被与会的专家称赞为“中国养老产业新方向的领航者”。芝罘区世回尧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创新养老新模式,将“空巢老人”和“失独老人”作为接纳服务重点对象,已成为华东六省观摩点。目前,正在推进省政府下达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分工,2013年将新增床位5000张、新增街道综合性养老机构22处、新增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85处、新建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10处。继续完善建立老年人才开发“两库一平台”,为老年人发挥才智和力量“牵线搭桥”,大力推动老年人社会参与;继续实施银龄安康工程,现已形成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工作,上半年共举办2期4个班次,培训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100多人。
三是,创新“一流声音”载体,推动老龄宣传实现新的突破。上半年的老龄宣传工作,《老年法》宣传月活动的宣传是重中之重。按照省老龄委(办)的具体部署,先后印发了分管副市长徐少宁签发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对相关涉老工作部门、单位提出了具体目标责任分工,明确了完成时限,并将6月份确定为全市《老年法》宣传月。协调市委宣传部向市直新闻媒体下发了《关于做好老年宣传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具体要求。报纸、电台、电视台、胶东在线网站等主流媒体纷纷设立专版、专页、专栏进行《老年法》宣传、解读、案例分析等。全市在各级媒体发表有关稿件260篇。6月8—9日,举办了烟台市《老年法》学习培训班,对各县市区老龄办主任和工作人员、市老龄委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和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进行了《老年法》及老龄重点工作培训。6月24日,与烟台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奖知识竞赛,得到了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村居等组织的积极响应,收到了较好效果。同时积极组织参加了全省《老年法》知识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共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1名、纪念奖58名。6月 日,开展了第二届老龄事业新闻奖评选活动,全市各级新闻媒体推荐的 106篇老龄新闻报道稿件,经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进行严格的评审,共评出“2012年度烟台老龄新闻奖”特别奖5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进一步调动了全市面上的宣传工作积极性。采用在市区街道悬挂宣传横幅,印发老年法读本、明白纸,宣传挂图,发送普法公益短信,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全面宣传《老年法》,营造了浓厚的敬老养老助老氛围。市老龄办统一订购了一批新编老年法读本和宣传挂图,向老龄干部、老年活动场所发放。据不完全统计,宣传月期间全市共发放《老年法》读册20000余册、明白纸50000多张。
四是,创新“文化养老”思路,推动老年文化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在启动举办第四届烟台市老年文化艺术节时,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得力措施,激励了老年人的参与热情,增加了本届老年文化艺术节的品味和含金量。截止到6月底,共有13个县市区的150多个节目参加了各自分赛区的比赛,2000多名老年人参加。组织开展了“ 夕阳风采·中国梦”第二届老年摄影大赛,截止到目前,共收到参赛作品200幅。6月8日,举办了烟台市老年文化艺术骨干培训班,对各县市区老年文化艺术负责人、老年艺术团队负责人、老年文化艺术骨干进行了老年文化活动发展状况和基层老年活动指导等文化的培训,提升老年文化艺术节目的水平、档次,提高老年艺术团的管理水平。
五是,创新老年群体社会管理,推动基层老年组织建设实现新的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层老年组织建设工作有关要求,将基层老年组织建设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在老年群体社会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印发了分管市长徐少宁签发的《烟台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对全市基层老年组织建设的工作目标和规范化建设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到今年底都要成立老年协会;到十二五末,成立老年协会的城镇社区达到95%以上,农村社区达到80%,力求在创新服务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在拓展服务内容上取得新进展,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取得新成效。5月29日,以烟台市老年文化艺术协会正式更名为烟台市老年协会为标志,全市基层老年组织建设迈入新的发展时期。老年协会将成为我市老龄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必要补充,将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开展老年教育培训、组织老年文体活动和指导基层工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老年群体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力支持。6月8日,我市召开了烟台市老年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调整了协会领导机构,明确了今年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各级老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激励机制,加大支持力度,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促进协会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