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桥西搭建电子网络平台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正文浏览次数:837
2014/12/10 23:15:4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石家庄市桥西区针对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严峻形势,不断探索养老服务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大成效。
“电子保姆”全天候服务。针对记忆力较差的高龄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2008年,该区引入了“电子保姆”呼叫服务器。呼叫器与固定电话相连,只设有红、绿两个键,红键是求救功能,主要是针对老人出现一些突发状况;绿键是求助功能,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该系统的加盟服务商包括十几大类1400多家,几乎囊括了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号通”服务热线全区普及。2009年,该区把信息呼叫服务拓展到全区,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注册了一号通热线。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拨打服务热线,享受免费信息服务。区社区服务信息中心还根据注册信息,为社区老年人建立包括身体状况、疾病史、家属联系人等信息在内的电子档案,便于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2009年以来,中心共接收求救、求助呼叫2万余次,提供养老服务万余次。
开发网络平台,拓宽服务渠道。2009年底,全省首家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在桥西区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中心整合呼叫服务、救助指挥、短信应用、信息发布等资源,加盟服务商超过2000家,能够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在原有“电子保姆”和“一号通”服务热线的基础上,社区老年人今后可以通过拨打全天候24小时服务热线、登陆网站发表留言信息、手机上网和短信的方式发出需求信息,接到信息后,中心将根据老年人需求,及时预定服务,并对整个服务流程进行跟踪、监督。老年人在家只要打个电话、发个信息、按下鼠标,就可以享受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开通以来,每天的居民求助量都在400—500人次,其中30%以上的求助来自于社区老年人,较好地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服务需求。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