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困厄老人
三门八旬老人5400多个日夜给孙子翻了6万多次身
        正文浏览次数:2332
  2013/8/12 11:04:00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三门八旬老人5400多个日夜给孙子翻了6万多次身

① 夏天,陈彩县每隔2小时就要翻身一次。5400多个日夜,李玉花给孙子翻了6万多次身。

三门八旬老人5400多个日夜给孙子翻了6万多次身

②在陈彩县的病床前,一台空调扇呼呼呼地吹着,吹过来的风没那么凉了,李奶奶就不时往里面加水。

    浙江在线0812日讯 80岁的李玉花跟很多老人一样,满头银发,背有点驮,穿蓝色的布衣。
也许是在山上生活的缘故,虽然年迈,但依然步伐矫健,眼睛很有神。就这么一个看似很普通的老人,把高位截瘫的孙子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让孙子活着”是这么多年来老人最坚定的信念。
    15一人做三个人的事
    8月8日,台州的历史最高气温再次被刷新,三门的气温达到42℃。
沿着盘山公路,车子绕10多分钟,下车再爬过一块大岩石,眼前就出现了几间木结构的房子。这些木房子破旧不堪,大多已没有住人,只有其中一间,住着李玉花祖孙俩。
木房子已有五六十年,一楼粗壮的承重柱子已经歪歪斜斜,踩着木楼板,会有“吱啊吱啊”的声响,我们沿着狭窄的楼梯走上了二楼。三张木床,一个锅灶,一台风扇,是这个家的全部家当。
李玉花把最宽敞明亮的一间留给了孙子,自己的房间,即使外面太阳亮得刺眼,房间里依旧很阴暗,不透一丝风。记者问,晚上没有电风扇,热吗?李玉花拿着随手携带的扇子,笑着说:“习惯了,就不觉得热了。”
    记者到达陈彩县家中时,刚好是中午12点,在陈彩县的病床前,一台空调扇呼呼呼地吹着,吹过来的风没那么凉了,李奶奶就不时往里面加水。为了让陈彩县凉快点,她想了个挺好的方法:把矿泉水冰起来,外面包着毛巾,放在陈彩县的咯吱窝下,这样就能凉快很多。
     医生说,照顾陈彩县一般需要3个人,这15年,对李奶奶来说,相当于过了3个15年,“为了照顾我,这么多年,奶奶都是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能休息。”
    生活就是围着病床转
    20岁,从浙江交通学校毕业的陈彩县在很多人看来,前程大好。很快,他在椒江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勤快能干,为人谦和,老板很欣赏他。家里终于有人要走出大山,不用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李玉花自然很替孙子感到高兴。
    在一个休息天,陈彩县坐在哥哥的自行车后座上,经过椒江区中山路时,一辆小货车“砰”的一声撞上他们……陈彩县的人生就此转了个弯。
    对于李玉花来说,这个消息更像个晴天霹雳,但她却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陈彩县的母亲早逝,父亲入赘别人家,老人的生活顿时从田间转移到了孙子的病床前。
    车祸后的四五年,是祖孙俩这辈子最艰难的几年。除了胸口以上,陈彩县身体其他部位都没有知觉。陈彩县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昨天还在公司上班,跟同事有说有笑,一觉醒来,自己就成了一个什么都做不了的废人。
    陈彩县开始跟奶奶发脾气不吃饭,李玉花能理解孙子的苦楚,除了更加悉心地照顾孙子,她没有一点办法。
   “不能白发人送黑发人
    陈彩县说,刚出事的四五年时间里,自己的情绪都处于崩溃的边缘,看到背脊日渐弯曲的奶奶,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拖累。
    不想让自己成为家里的“累赘”,他想到了服安眠药自杀。他骗奶奶说:“我晚上睡不着,要多买点安眠药。”但是,陈彩县的这点小心思被李玉花一眼看穿,“我知道他那时很想不开,经常有寻死的念头,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李玉花的苦涩不亚于孙子,孙子的这份苦难她宁愿自己承受,接下来的日子有多难,她也心里有数。
    陈彩县说,在自己眼中,奶奶就是中国典型的女性,坚忍、勤恳、乐观。李玉花很少提到自己的辛苦,总是跟他说些关于哥哥姐姐的一些趣事。慢慢的,陈彩县也想开了,“我活着,对奶奶来说也是个安慰,她会觉得生活有盼头。”
    5400多个日夜给孙子翻了6万多次身
    夏天,陈彩县每隔2小时就要翻身一次。也就是说,每天晚上,奶奶必须每隔2小时醒一次。
    记者跟陈彩县说话的空当,李奶奶娴熟地一手拿软布袋,一手把陈彩县的身子往右侧翻过去,把两袋自己缝制的软布袋垫好后,再轻轻把陈彩县放下。
    这个动作,李玉花不分昼夜地做了6万多次。
    躺在床上的时间一长,难免会生褥疮。为了让孙子的身子干净清爽点,李玉花就去采含苞待放的野菊花,晒干后,放锅里煮,用它熬成的水给陈彩县擦身子,“我们的土方法,杀菌消毒。”
    除了翻身、擦身,陈彩县大小便也不能自理,奶奶就用汤匙一勺一勺地挖,要好长时间才能弄出来,有时出不来,就用一点开塞露,慢慢挖出来。
    奶奶白天砍柴、劈柴、洗衣服,放羊、养鸡、种地,照顾孙子,常常忙得晕头转向。凭着自己身体底子好,这么多年,她硬是挺了过来。但人不是机器,总有累的时候。
    陈彩县回忆说,奶奶也有睡着了醒不过来的时候,这时候如果自己能够忍受,就不会惊动奶奶。但有天晚上,四五个小时没有翻身,陈彩县的手、脚不自觉地往里卷,说不出的难受。他喊了几声奶奶,奶奶应了,但始终没听到脚步声。“奶奶太疲惫了,嘴巴虽然应了,但睡得太沉,其实还没有醒。”
    同学接力帮助祖孙俩
    去年,陈彩县当年的初中同学第一次开同学会,一位同学提起了陈彩县的近况。此后,他的遭遇就在同学间传开了,同学们被陈彩县的坚强感动,也被李玉花奶奶的坚韧感动,从那以后,不断有同学带着钱和一些物品上山看望陈彩县。
    在一次看望陈彩县后,一位姓柯的同学在随笔中写道:他上身盖着补丁的被单,下身盖着油污的报纸,脸色蜡白,只有眼珠子黑黝黝地闪着光。看到我们很惊讶也很喜悦,说,十多年没见到外人了,今天就像做梦一样。希望更多的善良的人们帮助他,让祖孙俩活得快乐一点,生活有质量一点。
    李玉花说,同学们给陈彩县送来很多营养品、饮料、药品等。
    在一楼左边的房间里,有一张全新的护理病床,也是好心人送的。李玉花本来想放在窗边,让彩县看看外面的太阳,但是房子太旧,这床在地上没法推,也没法抬到二楼,就一直没有用。
    除了同学们,还有一些不认识的陌生人也在帮助他们。陈彩县家旁边是一个水库,常常有很多人来钓鱼,得知他们的情况后,一些来钓鱼的人常常会塞个三五百元给祖孙俩。
    对于帮助他们的人们,李玉花很感激。陈彩县的同学李建军说,之前,他来看望陈彩县时,老人为了表示感谢,特地托人将自己摘的板栗送到他海游镇的家里。平时,李奶奶有空时会采一些野蜂蜜存着,送给那些来看他们的好心人。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