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工人日报》5月5日报道,湖北恩施白果乡两河口老年人协会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模式,将“结对子”列入老年人协会的入会法则中,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老年人的生活难题。当下,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总体供给仍显不足,互助式养老作为一种有益补充,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
老人更懂老人,老人帮助老人,这是互助养老的意义所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层老年协会,开始了对互助养老的探索。日前,上海市华新镇“老伙伴”计划的志愿者便齐聚一堂,接受医生的专业培训。他们将把学到的知识,用本地方言传达给社区其他高龄老人,指导他们做好个人卫生保健。据华新镇老年协会会长、“老伙伴”核心志愿者组长邹兵介绍,“老伙伴”计划由社区低龄老年志愿者与8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结对,并提供家庭互助服务。
老年协会作为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老年群众组织,在老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也要看到部分基层老年协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覆盖率不高、经费设施不足、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对此,政府可以以购买服务等形式加大对老年协会的支持力度。此外,还应为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协会建设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推动互助养老发展,老年协会有义务也有优势。老年协会对外可以连接更多资源,对内他们更加了解老人。老年协会在互助养老上的探索不仅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而且为互助养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相信,随着更多资源的倾斜和投入,互助养老也可以更加专业,更加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