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段时间,沧州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敬老食堂”建成运行。当天中午11时30分,“敬老食堂”正式开饭。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老人们面前时,92岁的范金芬感慨道:“太幸福啦。感谢各级领导把我们老人照顾得这么好,连吃饭的问题都想得这么周全。”老人午饭“只啃干馒头”
李子札村“敬老食堂”是黄骅市首个建成并运营的农村“敬老食堂”。2021年春,李子札村进行“两委”换届,34岁的刘书榕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上任伊始,刘书榕走街串巷入户走访,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啃干馒头。见此,刘书榕关切地问:“为啥中午不做饭呢?”老人告诉他,孩子们都在外打工,只有晚上才回来,因此中午她自己凑合一口,随便吃点。
起初,刘书榕认为这只是个例。而随着走访的深入,他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老两口都健在,中午可能还会做饭吃,如果是留守或独居老人,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刘书榕当时就想,能不能建一个食堂,把这些老人们聚到一起,一起择菜,一起做饭,一起吃饭聊天。
刘书榕把自己的想法向常郭镇领导进行汇报。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与镇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既然李子札村有这个意愿,愿意做这样的尝试,我们就给予支持。”镇领导说。镇村两级准备创建“敬老食堂”,同样得到了黄骅市民政部门的支持。
在老人们的期盼中建成
按照李子札村“敬老食堂”管理制度,老人免费就餐需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本村户口,二是80岁以上。经过统计,80岁以上的老人38人,其中8人跟随子女在城里居住,还有16人虽然在村里居住,但是行动不便,能亲自来“敬老食堂”用餐的14人。
“只要是李子札人,就得让老人们享受这项福利。”刘书榕介绍,对于不能来用餐的,就由子女们来“敬老食堂”取餐;能亲自来的,每天上午先到“敬老食堂”的棋牌室、书画室娱乐一下,中午11时30分正式开饭。
李子札村“敬老食堂”试运行,村里的老人们兴奋无比、奔走相告,就连行动不便的老人也由家人搀扶着来“敬老食堂”感受氛围。刘书榕说:“其实老人们不是单单来这儿吃顿饭,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他们来这儿有着共同的聊天话题。”
长期运营机制已形成
刘书榕介绍,负责做饭的两名工作人员,每小时给予10元补助,费用由村集体承担;“敬老食堂”的水电费等支出也由村集体负担;“敬老食堂”的日常清洁服务等则由志愿者轮流值班。
尽管“敬老食堂”日常服务有了保障,但30名老人饭菜的支出需要“真金白银”。刘书榕做过测算,“敬老食堂”全年的费用基本在5万元左右。据了解,随着“敬老食堂”的建成,李子札村“敬老食堂爱心基金”应运而生。
“敬老食堂”建成后,不断有村民问“需要捐多少钱”。后来不断有干部群众、私企老板通过微信给刘书榕转账。见此,李子札村“两委”班子成员经商议决定成立李子札村“敬老食堂爱心基金”。得知村里成立“敬老食堂爱心基金”,李子札村村民捐款热情异常高涨,仅5月1日至3日的三天时间,已收到爱心捐款17万元。
据了解,目前黄骅市除了李子札村建成并运营的“敬老食堂”外,该市官庄乡东姜桥村、滕庄子镇慈庄村、羊二庄镇后街村的“敬老食堂”也正在抓紧建设,争取在年底之前投入运营,让更多的老人吃上“暖心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