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过去,马克思为何没过时
正文浏览次数:4474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5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作为“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的背影并没有因岁月的泛黄而渐行渐远。一百多年过去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没有过时?
马克思阐述的一般原理仍正确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期,也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底层阶级生活最为黑暗的时期。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并没有消除阶级的对立和财富分配的不公。马克思现实的批判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显著的时代意义。
2014年法国学者皮凯迪出版《21世纪资本论》一书,用大量的历史和国别数据证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回报率平均保持在4%-5%,而经济增长率平均不到2%,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差距比马克思时代反而加大了。这部书用“21世纪资本论”作为书名,也足见马克思和《资本论》的时代影响力。
马克思的“预言”并没有过时
马克思作出过许多经典的预言。诚然,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世界与马克思当初预言的社会在一些方面并不完全吻合,但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阐述仍然具有时代价值。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讲话中,习近平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4个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能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事实上,《共产党宣言》在西方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共产党宣言》依然是美国排名第三的大学课程必读书。据美国开放课程资源检索显示,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牛津大学等都在政治、历史、哲学等课程中将《共产党宣言》列为必读书。
《资本论》开制度经济分析先河
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是《资本论》。从经济学方法论讲,《资本论》开启了制度经济分析的先河。在马克思身后的一个世纪里,制度经济学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自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以来,有好几位制度经济学家获得该项大奖。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更加离不开中国。马克思也许没有预见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和资本主义世界长期合作相处,但他的历史观、开放观、全球观依旧跨越时空,具有时代价值。所以习近平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摘编自《新华日报》《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