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邢台好青年李世超 福利院老人的贴心人
        正文浏览次数:2378
  2015/4/1 10:09:09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所以,现在我只想尽我所能,善待身边的老人。”在3月6日团县委召开的“乡村好青年”分享会上,28岁的李世超被评为我县2014年度“公益奉献好青年”,他这句朴实的话语,也赢得在场所有人热烈的掌声。

        李世超是西郭城镇小张庄村人,2010年于石家庄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同年在市人民医院进修。李世超说,每次回家都会在街道上看到村子里的空巢老人孤独的身影,他们的子女或在城里上班,或在外地打工,根本没有时间照料和陪伴,更别提那些瘫痪在床的老人,生活更是艰难。于是,心里就萌生出一个想法:何不利用自己学医的特长,办一个福利院,帮助这些得不到照料的老人安享晚年?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他就这样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办了我县第一家官方认证的民办福利院。从此,这位年仅二十多岁的小伙,每天的生活就是给老人洗脸、喂饭、剪指甲、换洗衣服、接大小便……

       “刚开始办福利院时,资金短缺,只有几间闲置的旧房子,为了节省成本,我自己买漆刷墙、简单的装修了下房子。开业伊始,仅吸纳入住了6位老人,其中还有5位是五保户,这6位老人都是我自己亲自照料,即便这样,每天都在赔钱。”谈及创业之初的艰难,李世超回忆:“直到开业四五个月之后,才渐渐吸引到社会老人前来居住。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度想过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舍不得这些老人回归无人照顾的状况。”

河北老年网

       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老人,李世超自学并考取了养老护理员证、公共营养师证等。除了提高自身水平,他还对厕所、浴室、活动室进行了无障碍、人性化改造,保证老人们的生活安全;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性格特点,为每位老人建立档案;每位老人过生日,李世超都要亲自送上蛋糕、长寿面;亲自拟定每周的食谱,一日三餐不重样,三天小改善,一周大改善;两周为老人换洗一次被褥、一周换洗一次内外衣,亲自观察老人身体皮肤的情况,做到褥疮的预防和及时发现……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不仅如此,李世超还为老人安排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订购了报纸、购置了音响、投影仪、健身器材等,让老人在福利院生活的丰富充实。

       依托家里原有的健民医院,李世超创办的健民福利院真正做到了“医养一体”。无论什么时间,只要福利院内的老人感觉不适,健民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就会在几分钟内赶到,非常方便、及时、专业。从2010年12月开办健民福利院,至今4年多的时间里,李世超共为140多名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他把每位入住的老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般侍奉,得到了老人及其家属的普遍赞誉。

河北老年网

       陈同忠、李胜连是邢台市老皮革厂退休的老两口,他们从2012年住进来后,就没走过。“超超就跟我们自己的亲孙子一样,他天天都陪着我们,要是哪天没看到他,心里就空落落的。”80多岁的陈同忠说。当地72岁的村民常棉芹有两个儿子,一个在邯郸上班,一个在赞比亚做生意,忙于工作的儿女没有时间照料老人。“多亏了世超,我真是想象不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竟然有耐心和毅力办养老院,还办得这么好!他这是在替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尽孝啊!”常棉芹的儿子李志杰说。常棉芹说:“我心脏不好,老伴儿有高血压,孩子又不在身边,在这儿住一日三餐不用操心,每天都给量血压,得了病随时有医生给看。”

       如今,健民福利院不仅住着我县的老人,还吸引了南宫、宁晋、任县、隆尧、邢台等县市的老人前来居住。为了满足更多老人的需求,李世超克服重重困难,从2014年5月份开始对健民福利院进行改扩建,新建一栋五层养老公寓大楼,设计350张养老床位。目前,大楼整体工程已完成进入装修阶段,预计2015年6月份投入使用。

       “新建的福利院一定要‘去机构化’。我打算在每位老人的房间里挂上他们的全家福,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今后在日常管理上也会更加专业,对自理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痴呆老人进行分类别管理;还要增设电子巡更系统,保证医护人员即使在夜晚也能定时查看老人的状况。”谈到对未来的详细规划,世超眼中满是憧憬。他说,老人总坐着,身体机能会逐步下降,所以他计划下一步在福利院内设一个“开心农场”,老人入住后在自愿的前提下分得一块儿5平米大小的土地,让他们自己种菜,既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种的菜还能直接供老人们食用。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如今,李世超已把目光瞄向未来,并以此为起点,总结养老经验,向品牌养老、连锁养老“进军”。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