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李文静
“岳飞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吗?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有关孝道和信义的故事。”日前,在解放区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四点半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台上一位老人绘声绘色地讲解着。
退休在家的项保富,心中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能在讲台上为人师表。一次,社区里几个年轻人的谈话引起了项保富的注意。“孩子才4岁,刚上幼儿园就开始互相攀比,嫌弃父母”、“很多像雷锋、焦裕禄那个年代的模范人物,现在的孩子都一无所知,只知道时下流行的明星大腕”……项保富了解到,这些还不算什么,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溺爱,变得自私自利……
“学再多的知识,考再高的分数,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长大后一定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的教育,让年过半百的项保富彻夜难眠,第二天便到社区请缨,义务当四点半学校的辅导老师。
按说社区学校没有严格的授课规定、没有写教案的要求,但在项保富眼中,这些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逛书店、上网浏览、写教案,这是项保富要求自己必做的。
有时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孩子们却不感兴趣。“把上课当做讲故事,把自己当做孩子的朋友。”很快,项保富便改变了原来的上课风格,把生硬的道理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此后,只要项保富一出现在课堂上,孩子们就齐刷刷地坐好,等着听故事。
新闻录入:张菊娇 责任编辑:张菊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