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金融诈骗案件频繁发生,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受害人警惕性低或缺乏有关金融方面的知识而屡次得手,尤其是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诈骗对象。11月21日,昆仑银行塔里木石油支行联合康都社区开展了“预防金融诈骗”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敲响防骗警钟。当天,辖区居民及社区工作人员共200余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该行工作人员冶晓婷通过列举真实的案例,对常见的通过手机短信、电话诈骗等形式的金融诈骗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案例为居民详细讲解了防范措施。同时提醒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在遇到不法行为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回复不熟悉的电话与短信,不要轻易相信中奖信息等。
案例一:今年10月中旬,市民王先生急匆匆地赶到昆仑银行塔里木石油支行办理换卡业务,当天幸亏发现得及时,否则他的银行账户便会遇到危险。经银行工作人员询问得知,王先生不久前接到单位派往外地出差的任务,并提前订好了往返程机票。原本计划10月13日返回库尔勒,但在航班起飞的前一天,王先生突然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显示内容为“由于飞机故障,航班不能正常起飞,请及时与客服联系”。王先生连忙拨通了短信中提供的客服电话,对方告知王先生:由于次日的航班不能正常起飞,需将机票改签并提供身份证号码及银行卡号。当时,王先生并没有意识到对方是不法分子,便当即提供了证件号码和银行卡号。随后,对方又要求王先生到就近的自助存取款机对提供的银行卡号进行转账。一听对方要求自己转账,王先生觉得不对劲,便拨通了银行客服电话进行询问。银行工作人员经过情况分析后,立即提醒王先生,他遇到了不法分子,对方企图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的预定航班信息进行诈骗。为了银行账户的安全,银行工作人员建议王先生选择就近的银行网点换卡。
防范措施:遇到此类金融诈骗案例,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一时间拨打航空公司的客服电话咨询航班信息。切勿轻易拨打不法分子提供的客服电话。当航班信息确认无误后,可拨打公安机关举报电话进行举报。
案例二:近年来,中老年人成为诈骗分子进行诈骗的主要人群。今年6月,市民李阿姨和老伴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接到一通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过路的好心人,看到李阿姨的儿子在某某街道发生车祸并参与了热心救助,现在已送至医院抢救,急需将抢救费用打到某账户上。老两口听到这个情况后,连忙拨打儿子的电话,但是打了好几遍一直打不通,情急之下,李阿姨便和老伴赶到附近银行为“好心人”转账近两万元。转账成功后,李阿姨拨通对方电话欲询问情况时,对方手机已处于关机状态。李阿姨赶紧再次拨打儿子的电话,结果儿子平安无事。李阿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遭遇了电话诈骗。
防范措施:遇到此类金融诈骗案例,切记不能慌张。首先拨打当事人电话,如果遇到上述案例中当事人电话拨打不通的情况,就要想办法联系当事人周围的朋友、老师、同学或者同事的电话;其次,问清对方所提供的当事人抢救的医院名称,打电话到医院进行核实;最后,要求对方提供姓名、证件号码,并拨打公安机关电话,请求警方帮助。
案例三:9月19日上午,市民张阿姨急匆匆地来到昆仑银行塔里木石油支行营业厅办理电汇业务,要求现场办理6万元汇款。根据银行规定,5万元以上属于大额汇款需要提供有效证件,但是张阿姨没有带任何有效证件,得知无法汇款后,张女士非常着急,并对工作人员说这笔钱务必在12点之前汇出。张阿姨的举动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警觉,并当即示意大堂经理询问情况。张阿姨说,当天早晨接到市公安局打来的电话,说自己有一份包裹中含有毒品,当天必须向一个指定银行账号汇款,否则就要被拘捕坐牢。听了张女士的叙述后,大堂经理立即意识到这是最近诈骗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并告知张女士切勿听信。此时,张女士才明白这是一场骗局,庆幸自己没有汇款过去。
防范措施:近年来,电话诈骗的手段不断翻新花样,骗子们都是通过网络和科技手段实施诈骗。如接到类似电话,首先应该核实自己是否有包裹寄出,并到附近的公安机关与银行进行咨询,不要轻易将自己的银行账号泄露给他人,以免造成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