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 社会广角
新的诈骗方式出现,老年人应该注意!
        正文浏览次数:2043
  2015/2/5 16:29:22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核心提示
        “爸爸——”电话里的这一声呼唤,让老人激动不已,当他汇去全部积蓄以后,对方再无音信。前天,四川省公安厅通报一起特大诈骗案,男子钟林(化名)5年诈骗近千万元,被检察机关逮捕。晚报君揭秘骗子忽悠老人的7种骗术,快读给爸妈听!

        案例1:一声“爸”,老汉被骗8000元
        60多岁的张利民(化名)叹了口气说:“家里只有我和老伴,我很想娃娃们,但一般不会主动给他们打电话。”张大爷是简阳一个小山村的兽医,两个女儿十多年前离家到外地工作,他和两个女儿聚少离多。多年前,大女儿离了婚,后来去新疆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已成婚3年。说起大女婿李建业(化名),张利民忍不住“呵呵”地笑,连连称赞道:“我们建业有出息也孝顺。”但实际上,张大爷和大女婿还没见过面。
        张大爷称,每年过年过节,大女婿都会打来电话,“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或“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张利民说,女儿女婿也曾邀请他们去新疆玩,但怕过去给孩子们添麻烦,一直没去。
        “爸———”2014年8月2日晚上,张大爷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边,男子用四川话亲热地叫了一声,这让张大爷有些激动。“你是哪个?”张大爷问道,电话那头没有回话。对于这个电话,张利民说不清为啥,有些舍不得挂掉,他跟老伴解释着“可能信号不好”。
        “会不会是我们建业?”老伴小声问。张大爷试探地问对方:“是李建业吗?”对方立刻回答:“爸,是我,我是建业。”张利民开心得合不拢嘴。电话里,“女婿”告诉他自己捡了8000元,通过邮政汇给了老人,希望老人一周后查收。
        第二天,这个电话号码又打来,“女婿”口气很焦急,“爸,我昨天捡钱被人看到了,说是犯法的,让立刻交回去,不然就要坐牢。”张利民慌了,赶紧安慰“女婿”:“莫慌,我还有4000元存款,剩下的钱我去借,把8000元还给人家就没事了。”根据女婿提供的银行卡号,当天下午,张利民赶紧把钱汇去,但是,“女婿”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

        案例2:一声“妈”,老太被骗4万元
        2014年8月16日晚11点,简阳市石板凳镇居民黄婆婆正准备睡觉,家中的座机突然响起,黄婆婆接起电话,一声清脆的“妈”便从电话那头传来。黄婆婆以为是在深圳打工的儿子李桂根,便下意识地问了一句:“是李桂根吗?”“是的,妈!我是桂根。”黄婆婆听到是儿子十分高兴,急忙嘘寒问暖。但儿子急急忙忙地说道:“妈,我给你说一件大事,你千万不能给别人说,爸都不能说。”黄婆婆听完连连答应。
        “儿子”继续说道:“妈,我今天在外面捡到8万块钱,我怕周围的人发现,我已经汇到你的银行账户上了,过两天就会到账。”黄婆婆又惊又喜,连忙答道:“好!好!好!”。之后,“儿子”便挂掉了电话。
        当晚,黄婆婆辗转难眠……第二天一大早,“儿子”又打来电话:“妈!你要帮我啊!”黄婆婆一听是“儿子”,立马就问:“不急,怎么了?”“儿子”给她解释道:“妈,昨天我把钱汇给你的时候,被同事看见了,说捡的钱必须分他一半,不然就要到公安机关揭发我,让我坐牢!”黄婆婆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时没了主意,电话那头的“儿子”继续说道:“妈,8万元已经汇给你了,你也不想我坐牢。家里还有多少钱,你先给我汇过来,我给你说卡号……等8万元到账后,你再取出来。”
        就这样,黄婆婆就给“儿子”的账户汇去了4万元。可几天过去了,8万元并没有到账。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黄婆婆才到简阳市公安局石板凳镇派出所报案。

        手段:打电话,女的喊妈,男的喊爸
        简阳市公安局接到报案后,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通过调查,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在成都市某珠宝店和某超市的消费记录,并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清晰视频图像,最终核实嫌疑人就是家住成都市某小区的居民钟林。
        2014年12月13日,经过近四个月侦查,专案组决定对钟林实施抓捕。警方在其房屋内搜出多部手机、50多张电话卡、30多张银行卡。钟林到案后,很快供述了自己在全省各地实施诈骗的犯罪经过。
        钟林的诈骗分两步:第一步是向农村地区挨个拨打电话,听见女的就叫“妈妈”,听见男的就叫“爸爸”,之后谎称自己捡到数万元已汇到受害人账户上。第二步是获得对方信任后,又以朋友要分钱为由,让受害人向指定的账户汇款。为躲避警方视线,钟林每星期只作案3天,作案时不开自己的车,而是乘坐公交车绕路前往作案小区,每次作案后将银行卡、电话卡丢弃。作案时,钟林每天要拨打400多个电话,近几年来已打完了四川大多数的区市县。
        民警提醒
        警方介绍,骗子盯上老年人有多种因素,多数老年人消息闭塞,防范意识薄弱;空巢”老人更渴望得到关怀,思儿心切。民警提醒广大老年群众,对陌生人一定要多留心眼,遇到“亲戚”借钱急用,最好先电话联系自己的家属、朋友进行核实。
        延伸阅读
        看完这条新闻问问自己,有多久没和父母联系了?时常打电话关心父母吗?

        揭秘骗子忽悠老人的7种骗术,快读给爸妈听!


        ①虚假“便民”常出现 现放松警惕就中招
        于大妈家里突然来了两位自称是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为用户统一安装“防煤气泄漏报警器”。于大妈热情地将两人请进门。两人将一个白色小盒子安装到厨房后向于大妈索要了350元“安装费”,但没开具发票。后于大妈拨打燃气公司电话确认,却被告知没有此事。
        小贴士:工作证件先查看 正规发票应索要
        煤气、水、电、有线电视、电信等社会服务部门的相关活动,一般会经社区提前发布通知,或在社区管理人员的配合下陪同。
        ②街头算命称“消灾” 迷信法事把你宰


        王老太在街上遇到算命先生向某,向某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话骗取了老太太的信任后,声称其会生一场大病,需要5500元做法事看病消灾。等钱到手后,向某又让王老太回家数100粒米做法事用,并趁机溜之大吉。
        小贴士:买药看病到医院 身心才能有保障
        街头骗局一旦发现上当,要立即拨打“110”或到附近派出所报警。
        ③热心帮忙要留意 涉及财物别远离

        邓阿姨路遇两名外地女子,自称钱包被扒,想叫家人汇钱来但没有银行卡,想请邓阿姨代为中转。邓阿姨一时心软答应。随后两小时内,邓阿姨五次被要求查看钱是否到账,其中一名女子还提出要到银行核对,并留下“家人”做“人质”,邓阿姨见此便将卡放心交给了她。十分钟后,该女子返回说家人已将钱通过其他渠道汇过来了,两人迅速道谢离开。邓阿姨随后发现银行卡里的7000多元钱不翼而飞。原来两女子在邓阿姨多次查询银行卡的过程中伺机骗得密码,盗取钱财。
        小贴士:千万莫借银行卡 谨防骗子盗密码
        路遇陌生人借手机、手表、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远离视线。
        ④免费医疗老专家 特效药品把口夸


        76岁的李大爷根据街头传单,来到某宾馆参加老年人心血管方面的“免费体检”。经单独会诊,“专家”推荐了一种价格高昂的降血脂“特效药”,声称此药专供国家领导人。陈大爷花大钱购买了该药,服用后却发现毫无疗效,才知道上当受骗。
        小贴士:包治百病忽悠人 火眼金睛多考察
        卫生部明文规定,义检、义诊活动都不能从事推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商业活动。
        ⑤“公安”“法院”来电话 事态严重真可怕


        王大爷接到某“警官”电话,谎称他与一件洗钱案件有关,现在公安局已立案侦查,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必须将其银行卡所有存款转入一个“国家安全账户”中去。王大爷简单查询后发现该电话号码确实是某公安局的,遂按要求转账,结果上当受骗。
        小贴士:改号软件能作假 一旦被骗难追查
        骗子使用改号软件,可以随意设置电话号码,接到陌生电话,一定不要轻信。任何执法机关都不会设置所谓的“安全账号”,更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市民进行个人资金转移。
        ⑥所谓直销和传销 挖个陷阱让你跳


        翟大爷在网上看到一个信息:只需交8000元,就可以成为某俱乐部会员,一年可免费享受4次境内外旅游活动,发展会员多的话,“一年赚个100多万元不成问题。”翟大爷不仅自己成了会员,还极力鼓动亲戚入会,后来竟偷着以儿子、孙子的名义入会。但翟大爷并没有等来他预想中的高回报。
        小贴士:多看新闻多读报 哪有机会被“洗脑”
        目前传销出现许多新的变种,但本质都是以发展下线或会员的名义牟取非法利益。
        ⑦低价旅游诡计多 强行购物暗中藏


        老李溜弯时看到旅游小广告:“港澳三日游,包吃包住,特价800元,仅限10人。”老李跟老伴商量后,一同报名参加。旅游途中,导游强制要求团员每人至少购物3000元。迫于压力,老李夫妇只能买了6000元的“高价货”扫兴而归。
        小贴士:保存证据不争辩 依靠法律来维权
        根据法律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诈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否则予以重罚。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国外,老年人受伤害更要维权
  • 2015/11/17 15:15:10
  • 老人索要“带孙费”诉讼具有破冰意义
  • 2015/10/19 10:31:09
  • 因年龄增长无力赡养 老人告外甥女索房款胜诉
  • 2015/10/19 10:10:05
  • 老人赢了官司却赢不来亲情
  • 2015/10/16 16:43:14
  • 用假纪念币作饵 7人诈骗老年人50余万
  • 2015/7/14 10:07:43
  •  热点文章导读 
    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年内将出 资金配置
    老年人商业保险又贵又少 已成保障盲区
    家用理疗仪用上超声波?骗人!
    老人家办养老保险不方便怎么办
    石家庄一老人盲目投资用7万养老钱买3
    老人的悲凉
    保健品“坑老”:“四大套路”设置“亲
    养老产品高额回报未兑现
    老人立遗嘱是否需要见证人
    放弃继承权就能不赡养老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
    石家庄:养老机构医务室要配备医师护士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条例或5月起实施明确
    车票里含不含保险(健康维权)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