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燕赵大地有很多文化艺术遗存,金丝彩釉就是其中的一项。2013年,金丝彩釉被评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57岁的王玉萍,是金丝彩釉传承人。走进她的工作室,可以看到摆放着许多精美绝伦的作品,每幅都展现出金丝彩釉的高雅华丽。
年轻时,王玉萍跟随父母在北京居住。1986年,她到一位在珐琅厂工作的同学家玩,正巧看到同学在制作金丝彩釉。当时,王玉萍就被金丝彩釉的制作过程吸引。经这位同学介绍,她认识了一位将要退休的老师傅,想拜师学金丝彩釉的制作技艺。但老师傅表示,手艺不外传。王玉萍并没有就此放弃,一次不行,她就去两次、三次………终于,老师傅同意收她做徒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之路步入正轨后,除了得到师傅的点拨,王玉萍还经常找同行交流学习,也因此结识了不少朋友。
刚开始学习,大众对金丝彩釉都不太了解,王玉萍作品也少有人问津。即使这样,她仍然埋头苦学,不断提高技艺。
1991年,有一位外国友人对金丝彩釉有浓厚的兴趣,他找到王玉萍,订购了375幅金丝彩釉作品。当时,王玉萍十分开心,自己的作品终于获得了认可,她也赚到了“第一桶金”。但焦急的情绪随之而来,仅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按时交付作品的。王玉萍就召集了几位会金丝彩釉技艺的朋友,共同完成了这笔订单。
2002年,王玉萍的金丝彩釉技艺,逐渐被人们认可。她想把这项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在朋友的帮助下,王玉萍开始免费教学。她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的人找她学这项技艺。随着学生的增多,教学成本也日渐提高,为了让金丝彩釉技艺发扬光大,王玉萍甚至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购买原材料。
如今,王玉萍的工作室存放着许多荣誉证书。2012年,河北省政府授予她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3年,“金丝彩釉”工艺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王玉萍颁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王玉萍说:“我获得的荣誉离不开大家对金丝彩釉的喜爱,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还想继续展示金丝彩釉的瑰丽,把文化的美好定格在我的作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