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文艺风采
首页 >> 老年文艺风采 >> 民间老艺人
一套拳法:武术精神代代传
83岁巩氏通臂拳非遗传承人毕瑞棠为新年亮绝活
        正文浏览次数:1680
  2018/12/21 9:38:19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2019年元旦,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将举办第二届“韵味拱宸”文艺汇演,有不少居民组成文艺团体参加演出。其中,有一个节目特别令人期待——巩氏通臂拳武术表演,参加演出的都是巩氏通臂拳传承中心的学员,这群武术爱好者的平均年龄近40岁。
  “平时我们练习都是为了比赛,参加晚会式的演出还是头一回。”83岁的巩式通臂拳非遗传承人毕瑞棠说,这两天,学员们勤加练习,精心编排,准备给街坊邻居们亮出绝活。

83岁老拳师每天亲自教学

  12月18日清晨,阳光明媚,拱宸桥东的运河广场上,有一位老人正在教徒弟练拳。矫健的身手,扎实的步伐,虎虎生风的拳法,让人很难想到他已经到了耄耋之年。
  他就是巩式通臂拳的传承人、巩成祥先生的亲传弟子毕瑞棠,今年已经83岁。
  巩成祥是近代著名武术家,是杭州武术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始终以“武者兴旺则民族昌盛”为己任,不慕虚名,终身执教,弟子遍及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等地,还从台湾传播到了美国、瑞典等国家。
  毕瑞棠秉承恩师遗志,上世纪60年代初,便在杭州卖鱼桥一带代收徒。50多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每天带徒授艺,风雪无阻,从不间断。民间的传统武术,大多是“一对一”教学,数十年沉淀下来,毕老先生的弟子也有100多位了,一些老弟子已经跟他学了30多年。
  在以毕瑞棠为代表的巩门弟子的努力下,巩门根脉渊深、传习有序。毕老先生更是深入钻研门派武学,使之融汇创新。从2006年开始,毕瑞棠每年带徒弟参加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等赛事,每年都拿到名次。他带的徒弟,前不久还在杭州地区武林门擂台赛上,获得武状元、榜眼等多项荣誉。今年5月,毕瑞棠被评为杭州武林十大杰出领军人物。
  “巩氏通臂拳,是以实战为指导思想的,有真功夫,但是作为表演来说,还缺少观赏性的元素。”毕老先生的女儿毕魏告诉记者,为了街道的元旦演出,他们特别编排了一个4分钟的节目,包括对练、双打、刀剑组合表演,有拳有器械,形式比较丰富。演员也是专门挑选了身手好的,一共10个人,其中还有一个女武状元。

巩式通臂拳成为非遗项目

  巩式通臂拳是巩成祥先生融汇诸多拳种精华创造的独门拳种,也是至今仍然传承有序、活态留存的文化遗产。今年6月,巩式通臂拳入选第六批拱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0月,巩式通臂拳非遗传承基地在运河广场揭幕。
  “成为非遗项目以后,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多了。要参加一些比赛、交流,组织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毕魏说,“原来是开放式、松散型的组织,现在有了基地,成立了传承中心,也加强了内部管理,构建组织架构,考虑得也更长远了。”
  通臂拳以搏击为主,巩氏通臂拳还融合了佛汉(亦称佛汉捶, 为少林寺看家护院之拳法)、独流通臂拳、周腿(又称鸳鸯腿)等诸拳种精华。该拳种屏弃花法,结构严密,技击性强,“遇战快疾,不招不架,只打一下”,讲究“一快,二活,三多变,四力沉长。”
  毕瑞棠老先生说,巩氏通臂拳注重对单式基本动作的千锤百炼,看似只有36个套路、24式单式动作,但是灵活多变,变化莫测。知名的巩氏“迎门三不过”,就是以不同的单式动作进行组合,招招打穴,速战速决。

把我们的武术传下去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练习武术是不能停下的。毕瑞棠老先生认为,学习武术的好处,一个是身体好,一个是反应快。曾经有个姑娘在他这里学了武术,有个男孩子调皮,想去“撩”一下她,手还没有伸到姑娘的下巴,已经被小姑娘一招压制了。
  非遗传承基地成立后,巩氏通臂拳更加出名,来学拳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毕魏表示,以前来学武术的人群,年龄断层比较明显,一批是四五十岁的人,一批是小孩子,“要么老,要么小”。学武术,每天要起早,孩子上了初中以后,一直到大学,学业比较重,基本上就很少有时间来学了。
  “武术是由浅到深的,年纪小的孩子理解不了,以培养武术兴趣为主,抓基本功,学习套路。”其实,学武术和学习是不矛盾的,有个10多岁的小姑娘学了武术之后,对她妈妈说起切身体会:“精神好了,上课也不困。”
  “我父亲的年龄越来越大,责任感、使命感却越来越强,他常常跟我说,他总会想起巩老师的教诲,‘瑞棠,你要把我们的武术传下去。’”毕魏说,父亲平时也经常跟老弟子赵敏生说:“你要把我们的武术传承下去。”
  作为传承人的女儿,毕魏又有另一层焦虑,现在父亲年纪大了,有些动作做不了了,需要有学生传承下去。而这些坚持习武的少年,正是武术精神最好的接班人。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剪刀刻刀指间翻飞 裁出喜庆和幸福
  • 2023/5/11 10:39:43
  • “寿”字雕花剪纸送祝福
  • 2022/5/5 10:08:31
  • 张向东 将皮影戏带上更大舞台
  • 2022/4/25 10:00:18
  • “曲艺之家”三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 2021/10/25 9:55:22
  • 刘立忠 复原技法 彩绘传神
  • 2021/8/23 9:55:54
  •  热点文章导读 
    一位自得其乐的老者
    侯金山:老年风采摄影作品(五)
    侯金山:老年风采摄影作品(八)
    古稀老人收藏800多部相机 欲卖出陪
    晨练大妈头顶小猫金鸡独立 引网友点赞
    品茶悟道皆妙哉——访著名军旅书法家张
    老有所乐、所为的农民书法家孙英华
    张增良——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封龙山书画院院长
    【河北梆子】蝴蝶杯——出城来步轻快和
    巧手绣得“猫头鞋”
    一次盛况感人的巴黎书法艺术展——访省
    河北书法家籍育贤书法作品欣赏
    老张心中有杆“秤”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