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文艺风采
首页 >> 老年文艺风采 >> 民间老艺人
“刀剑魔术师”闫民的匠心绝技
        正文浏览次数:2845
  2018/11/29 9:41:20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在石家庄市新华区某居民区的一处平房里,时常传出“霍霍”的磨刀声。房屋的主人是一位从事冷门行业的神秘人物。他叫闫民,今年63岁,因致力于古兵器的研磨修复工作,被圈内人称为“刀剑魔术师”“古兵神医”。

  一块磨刀石,一缸清水,锈迹斑斑的古刀剑,在他的手里就会魔术般地重获新生。他修复过先秦到明清的各种古刀剑500多把,其中包括战国王候佩剑、唐代直刀、清代缠枝龙配刀等。每年都会有很多收藏爱好者、多家博物馆、文物单位慕名前来咨询或找他修复文物。

  修复古刀剑是一门绝活儿,目前有这项专长的人极少。闫民的祖父和父亲都以打铁、磨刀、制作刀具为生,并将兵刃研磨的技艺传给了他。受家庭影响,闫民从小就痴迷古刀剑,年轻时做过车工、木工和钳工,练就了一双巧手。改革开放以后,他辞去工作,一门心思扑在了刀剑研磨上。开始妻子怪他“不务正业”,很多人也不看好他,但他未改初心,一直坚守。当看到他修复的一把把古刀剑面世时,收藏界人士大为惊奇。渐渐地,妻子对他的“不务正业”也由默认改为支持了。

  20世纪90年代,闫民成立了“涤心斋古董兵器研究修复工作室”,并独创了一整套古兵器修复研磨法。他介绍说,根据每把古刀剑破损、锈蚀程度不同,修复用时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从刀架上捧起一把刚修复好的战刀说:“刀的主人是国民革命时期爱国将领刘云峰将军。刚淘到这把刀时,刀柄破败不堪,刀鞘生锈断裂,坏得不成样子了。”为了还原宝刀风采,他找来许多书籍进行参考。修复刀柄需0.4毫米的铜丝,他就找专人把粗铜丝一点点拔细;由于刀鞘损坏过度,无法像其它刀一样电镀上漆,他就用汽车上的金属漆。从买入此刀到完全修复,断断续续用了近20年时间。闫民说:“在修复过程中流汗是经常的,有时找不到合适的修复方案,急得直流眼泪。到研磨后期,刀剑越来越锋利,被划伤流血也是常事。”

  如同他修复的古刀剑一样,经过数年的潜心钻研,闫民在收藏界独树一帜。近年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刀剑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他先后与中国古兵器博物馆、河南嵩山少林寺古兵器博物馆、商丘抗战纪念博物馆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被聘为古兵器研磨修复鉴定师。2017年11月,受欧洲古董兵器研究会邀请,赴法国、德国、意大利进行交流。今年7月,他还被授予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更让闫民欣慰的是,在电视台工作的儿子闫鹏也辞职回家,跟父亲学习这门绝技。他说:“一件古兵器代表着一段历史,修复古兵器也是再现历史,今后我们将与时间赛跑,为我国的古兵器文化传承尽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剪刀刻刀指间翻飞 裁出喜庆和幸福
  • 2023/5/11 10:39:43
  • “寿”字雕花剪纸送祝福
  • 2022/5/5 10:08:31
  • 张向东 将皮影戏带上更大舞台
  • 2022/4/25 10:00:18
  • “曲艺之家”三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 2021/10/25 9:55:22
  • 刘立忠 复原技法 彩绘传神
  • 2021/8/23 9:55:54
  •  热点文章导读 
    一位自得其乐的老者
    侯金山:老年风采摄影作品(五)
    侯金山:老年风采摄影作品(八)
    古稀老人收藏800多部相机 欲卖出陪
    晨练大妈头顶小猫金鸡独立 引网友点赞
    品茶悟道皆妙哉——访著名军旅书法家张
    老有所乐、所为的农民书法家孙英华
    张增良——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封龙山书画院院长
    【河北梆子】蝴蝶杯——出城来步轻快和
    巧手绣得“猫头鞋”
    一次盛况感人的巴黎书法艺术展——访省
    河北书法家籍育贤书法作品欣赏
    老张心中有杆“秤”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