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文艺风采
首页 >> 老年文艺风采 >> 书画书法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由来
        正文浏览次数:6823
  2018/4/20 10:19:01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将真、草、隶、篆书融为一体而独创了“六分半书”,有“乱石铺街、杂乱有章”之誉。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幅书法。
郑板桥书写的“难得糊涂”四字,潇洒飘逸,妙趣横生,韵味无穷。江苏兴化郑板桥纪念馆有“难得糊涂”的砖刻,现已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难得糊涂”仿佛像四个人站在那里东倒西歪,颇似装糊涂的模样。再看跋语,恰似山阴道上涌来之人群,老翁策杖,小孙牵袂;少男恣肆,少女含羞;急者抢道,徐者闪让;壮者挑物,弱者随行。其笔墨随心,天机流畅。或如风起云涌,时得舒卷变幻之气;或似飞花霰雪,极尽自然洒脱之趣。

  “难得糊涂”四个字的由来颇为有趣。据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看郑公碑,晚间借宿于山下一老者家,老者自称是荒村野臾糊涂之人,郑板桥观其言谈举止高雅不凡,并与他交谈得十分投机。
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之上。郑板桥有感于老人糊涂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自己的印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空余,郑板桥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有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了一方印章“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郑板桥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退隐官员。他见砚台还有空处,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老人见后,抚掌大笑。一位是饱经沧桑的县令,一位是曾有显赫功名的退隐官员,两人在此遇到了知音。“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经历人生沧桑的感悟,大砚为媒,心灵碰撞之后,留下了一段佳话。后人觉得“难得糊涂”蕴含着哲理,因此,“难得糊涂”也就越传越广了。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剪刀刻刀指间翻飞 裁出喜庆和幸福
  • 2023/5/11 10:39:43
  • “寿”字雕花剪纸送祝福
  • 2022/5/5 10:08:31
  • 张向东 将皮影戏带上更大舞台
  • 2022/4/25 10:00:18
  • “曲艺之家”三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 2021/10/25 9:55:22
  • 刘立忠 复原技法 彩绘传神
  • 2021/8/23 9:55:54
  •  热点文章导读 
    一位自得其乐的老者
    侯金山:老年风采摄影作品(五)
    侯金山:老年风采摄影作品(八)
    古稀老人收藏800多部相机 欲卖出陪
    晨练大妈头顶小猫金鸡独立 引网友点赞
    品茶悟道皆妙哉——访著名军旅书法家张
    老有所乐、所为的农民书法家孙英华
    张增良——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封龙山书画院院长
    【河北梆子】蝴蝶杯——出城来步轻快和
    巧手绣得“猫头鞋”
    一次盛况感人的巴黎书法艺术展——访省
    河北书法家籍育贤书法作品欣赏
    老张心中有杆“秤”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