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慈善公益 >> 困厄老人
 慈善公益 
母亲临终前吃了不少苦
        正文                  浏览次数:2468
  2013/6/14 8:35:00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保存本页信息
       时间:6月7日
       地点:石市长安区某宿舍
       人物:李女士(65岁 退休)
       李女士自述:我的老家在平山县农村,我是家里的老大,在我15岁那年,母亲又生了个女孩。可是刚生下来不久,妹妹就夭折了。受传统思想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影响,父母把三叔家的三儿子(三叔有六儿两女)抱养了来。那时,弟弟刚满月,他到我家后,吃母亲的奶水长大。从小到大,弟弟一直是家里的宝儿。父母供他念书,给他成家,为他带大了两个孩子。
       父亲在乡卫生所工作,母亲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弟弟和弟妹在村办工厂上班,全家人倒也和睦安生。10年前,父亲因病去世。从那以后,每年冬天,我都会把母亲接到市里过冬。等春暖花开了,再把她老人家送回去。那时,弟妹经常给我打电话,嫌我把老人接走,撂下家里一大摊子活儿。我心疼母亲,不管她说什么,我都不告诉母亲。有一次,母亲接了弟妹的电话,不知她们婆媳俩说了什么,第二天母亲坚决要回家。我拗不过,只好送她回去。我知道,母亲虽然住在我家,可心还在老家,她记挂着她的儿子、孙子。她经常不经意地冒出一句话:“闺女家再好,也是人家,不是自己的家。”
       2011年腊月,因为股骨头坏死,我做了一个大手术,换了人工关节。我不能照顾母亲了,腊月廿四把她送了回去。谁知,腊月廿六,母亲就摔坏了胯骨,从那以后再也没能站起来。做完手术后,我的身体也一直没有恢复好,现在走路还一瘸一拐的,蹲下后自己起不来。母亲见我不能照顾她了,就不愿来我家了。
       母亲的厄运也从此开始了。她常和我说,她有慢性咽炎,嗓子经常发痒,光想喝水。可她自己不能动,全靠弟弟和弟妹照顾。母亲说,人家高兴了暖瓶就有热水,不高兴了就没有。喝水多了,小便也多,母亲就抓着床帮,坐起身来拿尿盆,在床上解决。有时,不小心弄到被褥上,弟妹就喊叫她,嘴里口口声声说:“你这老不死的,自己受罪不说,还拖累别人,你看看村里,谁谁谁比你岁数小都死了。”
       有一天中午,母亲想喝水,可暖瓶里没水,她就用两只手拖着下半身,蹭到院子里的水缸边。她刚想拿起水瓢舀水,弟妹就从屋里冲出来,嚷道:“你不睡也不让别人睡吗?这会儿不喝水你能渴死呀?还敢舀凉水,不怕胃疼呀?”说着,她连拖带拽把母亲弄回屋。本以为有水喝了,谁知弟妹却自己回屋睡觉了。母亲巴巴地等到傍晚弟弟回家才喝上那口水。
       母亲还说,自从瘫痪后,她天天就像坐牢一样,一天到晚也说不上几句话。平时,弟妹进她的屋子总拉着脸,不训斥就不错了,哪里还指望人家说话呀。有时,送饭进来,母亲正睡着觉。她撂下饭碗就走,也不叫一声。等母亲醒来时,饭菜早已凉了。白天吃完饭,她锁上门出去了,四邻五舍想串门都进不去。有时,亲戚去看望母亲。她便站在一边,数落母亲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她自己一点儿不对的地方也没有。母亲想找个人诉苦,也找不到。好不容易等到弟弟去看望,母亲一说弟妹的不是,弟弟就一边叹气一边说:“别说了,让我夹在中间多难受,您就多担待着点儿。”
       一般情况下,我十天半月肯定回老家一趟,多则住20天,少则三五天。我每次回家,都会给母亲洗脸、洗手脚、剪指甲、擦身子。有一次,她说都10天没好好洗脸了。因为暖瓶里的水光喝都不够,哪还敢洗脸,脚还是我上次走的时候洗的呢。母亲说,我走后,她就用毛巾沾点儿水擦一擦。只要不挨打挨骂,脏点就脏点吧,反正也没几天活头儿了。
       有时,我也不相信母亲说的那些话,因为我回家的时候,弟妹没那么做过。但街坊四邻见我回家,总是悄悄告诉我:“把你娘接走吧,省得受罪。”他们还说,经常听到弟妹在家里喊叫老人,什么“你吃了要拉,喝了要尿,你少吃点、少喝点,省得我给你端屎端尿”;“你不让我睡觉,我就不让你吃饭”等等,还有很多难听的话,我不想再说了。我倒是很想接她走,可母亲就是不走。她说,怕死到外面回不了家,到时候就不能和父亲“团聚”了。
       上个月底,88岁的母亲去世了。临终时,她说:“我终于解脱了,终于能和你爸团聚了。”说完,就闭上了眼睛,脸上还露出了微笑。看着母亲安然离世,我在痛苦的同时,也觉得母亲脱离了苦海。
       直到现在,我还没有从痛苦中走出来。我好后悔,没有把母亲接过来。我想,即使她一时不愿来我家,住得时间长了、舒心了,自然也就习惯了。可我怎么就没有一狠心,把母亲接出来呢?
       我之所以把这件事说出来,就是希望别人能汲取我的教训。一味顺着老人,不一定就是孝,让老人身体好、精神好、舒心快乐,才是真正的孝。千万别像我一样,自己觉得顺着老人就是孝了,竟然眼睁睁让母亲受了那么多苦。
       ■记者感受
       从李女士的诉说中看出,其弟妹真是个不孝的儿媳,应该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相比而言,李女士可以说是个孝顺女儿,但她明明有能力让母亲生活得好一些,却没有那么做,留下了终生遗憾。
       在此,我们也希望这样的故事不要重现,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孝老敬亲,因为人人都会老,老人们的今天就是年轻人的明天。
       ■串门预约
       王女士说,爱捡废品的保姆让她很苦恼。下次我们去听听她的心事。
 

相关信息
  • 87岁母亲悉心照料瘫儿51年
  • 2013/6/25 17:00:00
  • 高龄+空巢 生活难处不少
  • 2013/6/14 8:28:00
  • “老人悬赏百万房产寻狗”背后是空巢之痛
  • 2013/2/19
  • 情系长辈,圆梦老人,感恩母亲
  • 2014/4/25 14:51:00
  • 我帮老人去圆梦
  • 2014/4/17 17:44:00
  •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