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慈善公益 >> 困厄老人
 慈善公益 
七旬老人蜗居废墟上 曾被一碗粥感动痛哭一天((图)
        正文                  浏览次数:1682
  2013/3/1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保存本页信息

一片废墟中,只剩江孝廷和他的“家”.

说到高兴处,老人拿出他最喜欢的玩具猫给记者看.

        郑州市汝河路与西三环交叉口附近,有一个名为“李江沟”的村庄,由于进行城中村改造,现在这里已是一片瓦砾场。

        在这片废墟上,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搭了个窝棚,过着“与原始人一样”的生活。

        一个窝棚一个机井房 七旬老人的“一室一厨”

        2010年,该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被批复,并于去年9月变成一片瓦砾场。

        这片废墟上,住着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他叫江孝廷,原籍周口太康,以捡破烂为生,在一个窝棚里栖居。

        3月6日早晨7时许,他起床叠完被子,用土砌的炉子烧洗脸用的热水。四周很安静,几堵断裂的围墙仍伫立着。有村民拿着工具从围墙上掏取囫囵砖,一块砖能卖6分钱。瓦砾场北边是一片废弃的坟地。江孝廷的窝棚搭在离一座被挖开的坟茔约3米远的地方。

        窝棚不大,用胳膊粗的木棍做架子,搭上几块废旧塑料布和广告板,上面压几块从瓦砾场捡来的砖头。这是他的卧室。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床头放着一个掉了漆皮的柜子,床边停着的一辆人力三轮车,是他最贵重的财产。

        窝棚北侧,有个废弃的机井房,现在是他的厨房,里边砌着一大一小两个灶台。墙上挂着几个塑料袋,里面放着一些发霉的油饼和几个鸡蛋。

        江孝廷的早饭很简单:几块抠掉霉点的油饼,三棵小白菜切成段加水煮,煮沸放点盐,就算成了。

        一场大火他走投无路,又重获“新家”

        江孝廷的年轻时代是“辉煌”过的。“我上过学,18岁的时候当过大队里的团干部。”但最让他得意的,是30多年前在报纸上发表过几篇文章。

        “人一老,啥都不中了。”江孝廷64岁时,老伴离他而去。没有子女,他只好寄居在他唯一的亲人——弟弟家中。然而,心气高傲的他不习惯寄居生活,一个人来到了郑州。

        在郑州,老人一直以捡破烂为生。3年前,他原本租住的老房子被拆了,只好住在废弃机井房里。

        搬进去没多久,他的“房子”被烧了。“那天我出去拾破烂,床、被子、衣裳、身份证和攒了半年的钱,连同机井房的木门,都烧没了。现在也不知道是谁干的。”

        “那时候啥都想过,真的走投无路了。”李江沟一位村民担心他受冻,收留了他几天。

        “很多村民给我送东西,衣裳、被子、床、柜子,啥都有。”江孝廷觉得住在别人家里“有点别扭”,于是几名村民找来材料,用两天时间帮他搭了这个窝棚。

        “虽然有点对付,但毕竟有地方住了,我很高兴。”后来,一位李姓村民拿200元钱给他买了辆人力三轮车。江孝廷外出捡破烂轻松多了,赚的钱也多了不少。

        如今,李江沟村已经拆迁了,村民都搬离了这里。一位王姓村民仍时常骑着自行车,专程为他送来一些生活用品。

        一碗加糖的八宝粥他感动得哭了一天

        “我不想回去,回去受气。”江孝廷掐指一算,他已经有3年多没回过老家了。

        捡废品是个吃力活儿。一吃完早饭,他便蹬着三轮车大街小巷来回转悠。中午不舍得吃饭,快天黑时把废品卖了,好的时候一天能入账10多元钱。

        “最怕天阴下雨,只能待在棚里睡觉,一天不吃饭。”遇到连阴雨,实在饿得受不了了,他才会出门买点面条、菜叶,煮了吃一顿。

        一天中午,他从秦岭路上一个小区出来,坐在一家粥店旁的路边休息。“粥店老板来问我吃饭没,然后给我盛了一碗八宝粥,还放了白糖。”

        这件小事,让江孝廷感动得哭了一天。“放了糖的八宝粥很好喝。从来没人那样招待过我,好人还是比坏人多。”

        老人住处附近,有一个水果市场。他每次去,一个水果店的老板都会给他一些梨、苹果和香蕉,从来不要钱。

        一个简单的愿望他喜欢郑州,想在这儿自力更生

        “吃喝玩乐不是戏,不如苦心来学习。为人不忘父母恩,苦读诗书来报恩。”

        “为人在世别爱财,尊老爱幼记心怀。喜笑颜开活为本,为人不要坏良心。”

        机井房的墙壁上写着江孝廷自创的打油诗。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践行了一生的准则。

        老人的生活很清苦,时间久了,他似乎也很习惯。“跟原始人一样”,面对这样的说法,他也毫不在意。

        过年时,老人跑了10多个小区,为自己捡了两件“新衣裳”,“奢侈”地花了20元钱,买来一只白条鸡和几个鸡蛋,给自己做了一顿年夜饭。

        “生活还可以,在这儿住也很习惯,就是冬天有点冷。”过完年,老人在机井房后种的洋姜“丰收”了,拿到集市上去卖,能换百十元钱。

        “身上开始有病了,也折腾不了几年了。”江孝廷说,他很喜欢郑州,现在只想在这里自力更生,养活自己,直到走不动了为止。(河南商报姬中贵 张郁)


相关信息
  • 困厄老人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 2018/4/20 16:56:16
  • “惠民利老进社区”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 2015/5/19 10:24:06
  • 《献出一份爱心 托起一份希望》为李会芳捐款公益活动感谢以下爱心人士
  • 2015/4/28 17:28:18
  • 爱心接力:爱心善款今日送到求助者手中
  • 2015/4/28 16:36:18
  • 爱心接力 40个小时网络募集善款近8000元
  • 2015/4/24 14:55:34
  •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